“刘隆?”典韦咀嚼着这个名字,觉得有些耳熟,猛地想起什么,惊道:“可是那位在汉中剿灭黄巾、被朝廷封为平东将军的刘隆刘将军?”
“正是在下。”刘隆微笑颔首。
典韦上下打量着刘隆,见他年纪虽轻,但气度不凡,身边护卫精悍,尤其持枪那位将军,更是气势惊人,心中信了八九分。他虽在逃亡,但也听过刘隆的名声,知道是位能打仗、善待百姓的将军。他性格直爽,顿时对刘隆生出了几分好感,抱拳道:“原来是刘将军!失敬失敬!某家是个粗人,刚才多有冒犯,将军莫怪!”
“壮士快人快语,何怪之有?”刘隆摆手,目光灼灼地看着典韦,“典壮士,如今你杀了那李永之子,官府海捕,亡命在外,终非长久之计。不知……可曾想过日后前程?”
典韦闻言,脸色黯淡下来,叹了口气:“前程?某家如今是个逃犯,能有什么前程?能躲过官府追捕,有口饱饭吃就不错了。” 他天性豁达,但提到现实困境,也不免有些沮丧。
刘隆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上前一步,目光真诚地看着典韦的双眼,声音清晰而有力:“典壮士一身武艺,侠肝义胆,岂能埋没于草莽之中,终日惶惶?如今天下大乱,正需壮士这等豪杰匡扶正义!若壮士不弃,刘隆愿以诚相邀,请壮士随我同回汉中,共图大业!我必待壮士如手足,绝不相负!”
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赏识和诚意。典韦听得心头一热。他逃亡这些日子,风餐露宿,担惊受怕,何曾有人如此看重他?而且邀请他的,还是一位有名望的将军!
但典韦毕竟不是三岁小孩,他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又看了看刘隆身后那些装备精良的士卒,问出了一个最实际、也最符合他性格的问题:“刘将军,跟你走……能管饱饭不?某家饭量可大得很!”
这话问得朴实,甚至有些滑稽,但在场却无人发笑。乱世之中,能吃饱饭,对许多人来说已是奢望。
刘隆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放声大笑,笑声爽朗豪迈:“管饱!岂止是管饱!壮士若能来,我汉中军中,肉食管够,美酒任饮!我刘隆在此立誓,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就绝饿不着典韦兄弟!”
“肉食管够?美酒任饮?”典韦的眼睛瞬间亮了,口水差点流出来。他这辈子最大的爱好除了打架,就是吃肉喝酒!刘隆这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相比之前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逃亡生活,这简直是天堂般的日子!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