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太行山区域后,刘隆一行人马的速度明显加快。中原大地虽也饱经战乱,但地势平坦,官道纵横,比之山区的崎岖难行,已是天壤之别。众人归心似箭,兼之需避开各方势力耳目,故而昼行夜宿,专拣偏僻路径,直向陈留郡方向而去。

此行的首要目标,便是那“古之恶来”典韦。

根据零星情报与刘隆那“未卜先知”的印象,典韦应是陈留郡己吾县人,以勇力过人、性情任侠着称。刘隆心中早已勾勒出一个铁塔般巨汉、手持双铁戟的悍勇形象,若能得此猛将,无疑将是麾下一大助力。

数日后,风尘仆仆的一行人终于抵达己吾县境。县城不大,墙垣斑驳,显得有几分破败。入城后,刘隆命大队在城外隐蔽处扎营,只带赵云、李平及少数亲卫,扮作过路商贾入城打探。

城内市井萧条,行人面带菜色。李平寻了处茶摊,借喝茶之机,与摊主闲聊起来。

“老丈,打听个人。可知本县有位叫典韦的壮士?听闻力大无穷,好打抱不平。”李平状似随意地问道。

那老摊主闻言,脸色微变,警惕地四下张望了一下,压低声音道:“客官打听他作甚?那典韦……唉,惹下大祸了!”

刘隆心中一动,与赵云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凑近倾听。

“约莫半月前,”老摊主小声道,“城中豪强李永的儿子当街欺辱一卖柴老翁,典韦路见不平,上前理论。那李家子仗势欺人,反命家奴殴打典韦。谁知那典韦勇猛异常,徒手便将七八个家奴打翻在地,混乱中,失手竟将那李家子给……给打死了!”

“出了人命?”李平故作惊讶。

“可不是嘛!”老摊主叹道,“那李永乃是本县一霸,与官府素有勾结。岂肯干休?当即报官,发下海捕文书,要拿典韦偿命。典韦杀了人,也知道闯下大祸,当夜便背着他那对铁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官府搜了几日,也没抓到人。唉,可惜了一条好汉,就是太过冲动……”

刘隆的心沉了下去。果然来迟一步!典韦已因仗义杀人而亡命天涯。在这乱世,要找一个有意躲藏起来的猛士,无异于大海捞针。

“可知他可能逃往何处?”刘隆追问。

老摊主摇头:“这却不知。有人说他逃进了城西的芒砀山,也有人说他可能去投奔什么绿林好汉了。这兵荒马乱的,谁说得准呢。”

谢过老摊主,刘隆几人心情沉重地走出茶摊。

“主公,看来我等来迟了。”李平低声道,“典韦杀人亡命,行踪成谜,寻找不易。是否……暂且放弃?”

赵云也道:“芒砀山范围不小,搜寻一人,耗时日久,且易暴露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