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月隐星稀。易水在黑暗中奔流,涛声呜咽,更添几分寒意。下游十里处,一片茂密的芦苇荡在夜风中起伏,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无数低语。

子时将近,刘隆仅带着李平和一名贴身护卫,三人皆着深色夜行衣,潜伏在芦苇荡深处的一处稍高土丘之后,屏息凝神。河风凛冽,吹得人肌肤生疼,但三人的心却比这夜风更紧张。约定的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四周除了水声、风声、芦苇声,再无其他动静。

“主公,已过子时一刻了。”李平压低声音,语气中透着一丝焦虑,“赵将军会不会……”

“再等等。”刘隆的声音低沉而平稳,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芦苇荡外那条隐约的小路,“子龙若来,必是慎之又慎,绕开耳目,迟些也属正常。若不来……”他顿了顿,“便是你我无缘。”

话音刚落,一阵极其轻微、几乎被风声掩盖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声音很轻,显然马蹄经过了包裹。紧接着,是细微的衣物摩擦芦苇的声音。一个身影,牵着一匹白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芦苇荡边缘,警惕地四下张望。皎洁的月光偶尔穿透云隙,照亮来人的面容——剑眉星目,神色沉稳,正是赵云!

刘隆心中一定,对李平二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留在原地警戒,自己则整理了一下衣袍,从容地从土丘后缓步走出。

“可是常山赵子龙将军?”刘隆拱手,声音清朗,不高不低,恰好能让对方听清。

赵云显然早已察觉此地有人,闻声按剑转身,目光锐利如电,瞬间锁定了刘隆。他见来人虽作夜行打扮,但气度从容,面容年轻却自有一股威严,身边并无伏兵迹象,心中戒备稍松,但也未完全放下警惕,沉声回礼:“正是在下。尊驾是……?”

“汉中刘隆,刘正之子。”刘隆坦然道出身份,同时仔细观察赵云的反应。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愕。汉中刘隆?那个近日在巴蜀声名鹊起、被朝廷封为平东将军的刘隆?他怎会冒险深入此地?惊愕过后,是更深的疑惑和警惕:“原来是刘将军。将军不在汉中镇守,为何深夜在此荒僻之地?”

刘隆微微一笑,伸手指了指身旁一块较为平坦的大石:“将军不必疑虑。隆冒昧相邀,实乃慕名已久,有要事相商。此地风寒,不妨坐下说话?” 态度诚恳,毫无居高临下之态。

赵云略一沉吟,将马缰系在一旁,手按剑柄,走到大石旁,与刘隆相对而坐,但身体依旧保持着随时可以暴起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