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在!”
“即日起,你二人所部,为我军核心,称‘破虏营’!蒙川为左统领,司马靳为右统领!”
“诺!”二人轰然应命。
“你二人,各从麾下选出二十名最善练兵、通晓语言的锐士,明日随我入城,充任新军‘靖难营’教官、队率、屯长之职!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练出一支可战之兵!”
“末将遵命!”蒙川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次日,南郑城及周边各县,贴出了由刺史府加盖印信的募兵告示:“今有黄巾犯境,掠我乡里!刺史府特募勇壮,入‘靖难营’,共保家园!凡年十八至四十,身强体健者,一经入选,饷银加倍,斩贼有功,重赏田宅!有技击之长者,优先录用!”
告示一出,顿时在汉中引起了轰动。黄巾逼近的消息早已传开,百姓恐慌,青壮躁动。如今官府募兵,待遇优厚,又是那位在洛阳得了赏识、据说很能打的刘公子主持,一时间,应者云集。加上刘隆早有准备,提前动用府库钱粮,安顿流民中的青壮,以工代赈,从中选拔健者,兵源并不匮乏。
短短十天,报名者已逾四千人!这远远超出了刘隆最初“千余人”的预期,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将这群乌合之众,尽快练成可战之兵?
小主,
校场之上,黑压压站满了人群。有渴望建功立业的农家子弟,有活不下去的流民,也有希图赏金的市井游侠,成分复杂,纪律涣散,嘈杂不堪。
刘隆站在点将台上,一身利落劲装,目光沉静。他身后,是四十名如同标枪般挺立的秦锐士教官,他们沉默无言,但那凝聚如实质的煞气,让喧闹的校场渐渐安静下来。
“肃静!”刘隆运足中气,声音清晰地传遍校场,“入我靖难营,需知三条军规!”
“一, 违令者,斩!”
“二, 临阵脱逃者,斩!”
“三, 欺压百姓、抢夺民财者,斩!”
三条铁律,带着凛冽的杀意,让台下数千新兵心中一寒。
“饷银,我不会少你们一分!功劳,我必按律赏赐!但想要银子,想要功劳,就得用敌人的首级来换!用你们的纪律和勇气来换!”刘隆的声音斩钉截铁,“从今日起,忘记你们过去的身份!你们只有一个名字——靖难营士卒!你们的任务,就是操练、杀敌、活下来、领赏!”
没有冗长的说教,只有最直接的利益和最冷酷的规则。乱世之中,这反而最能激发这些底层壮丁的血性。
“现在,按名册,分营、队、屯!教官就位,开始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