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隆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大定。有蒙川这样的专业军官在,省了他太多心思。
安置好秦锐士,天色已亮。刘隆不敢久留,嘱咐蒙川几句后,便匆匆返回南郑城。他需要尽快解决两个问题:粮食补给,以及为这支秘密力量找到一个合理的“身份”和长期稳定的基地。
回到府中,刘隆立刻开始行动。他首先找到父亲刘正。
“父亲,孩儿近日反复思量,乱世将至,我刘家不能毫无准备。城西二十里外那处废弃的庄园,土地贫瘠,产出寥寥,不如交由孩儿打理。孩儿想招募些流民,加以整训,一来可屯田自给,二来也可练就一支保境安民的乡勇,以备不时之需。”刘隆提出了早已想好的说辞。
刘正经历了夜贼和军营视察两件事,对儿子的见识和能力已颇为信重,闻言沉吟道:“招募流民,编练乡勇……倒也未尝不可。只是粮饷从何而来?又由何人统带?”
“父亲放心,粮饷初时可由府中支应部分,待屯田有成,便可自给。至于统带之人……”刘隆早有准备,“孩儿前日偶遇一落魄壮士,名为蒙川,乃陇西人士,祖上曾为军吏,颇通武艺兵法,因家乡遭灾流落至此。孩儿观其人有忠义之气,可暂为乡勇教头。”
他将蒙川的身份模糊处理,推说是流落壮士,在这个流民四起的年代,合情合理。
刘正思索片刻,觉得儿子考虑周详,且规模不大,只是乡勇级别,便点头应允:“既如此,便依你。那庄园便交与你打理,一应所需,你可与管家支取,但要量入为出。至于那蒙川,你可带来一见。”
“谢父亲!”刘隆心中大喜。有了父亲的默许和资源支持,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接下来几天,刘隆以“整修庄园、招募流民”为名,开始悄悄向山谷输送粮食、布匹、工具等物资。同时,他亲自去见了蒙川,叮嘱他如何扮演好“乡勇教头”的角色,并让他挑选了几名机灵的锐士,扮作流民,混入南郑城打探消息,并留意是否有合适的、真正可以吸收的流民或落魄武者,以备将来扩充队伍时鱼目混珠。
山谷之内,秘密练兵更是紧锣密鼓地展开。
蒙川不愧是沙场老将,深知练兵之道。他并没有急于让锐士们进行高强度的搏杀训练,而是首先强调纪律和伪装。
“吾等身处异世,形貌、口音、战法皆与当世不同,此为大忌!”蒙川站在队列前,声音冷峻,“从今日起,所有人,包括我在内,必须学会伪装!收起你们的秦腔,学习本地土语!习惯此世的饮食起居!你们的铍术、弩法,要改!要变得看起来像是本地土勇的胡乱劈刺,但内核,必须还是我大秦的杀伐之术!”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