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月夜畅谈惊同窗 恩师远来慰离情

石头也在一旁,骑着一匹书院提供的更为温顺的老马,努力地跟着练习。他虽然拳脚功夫不错,但骑马还是新手,动作略显笨拙,但神情专注,学得十分认真。

就在这时,一名书院的青衣管事快步从场边走来,来到陈彦马前,躬身行礼道:“陈相公,打扰了。书院门外有一位道长,自称姓清,说是从清河县而来,特来寻您。”

“道长?姓清?清河县?”陈彦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心中猛地涌起一股巨大的惊喜和暖流!他立刻勒住马缰,“十年”乖巧地停下脚步。能被称为“清”道长的,除了他的恩师,教授他武艺养生之道的清尘道长,还能有谁?

小主,

“是家师!定是家师来了!”陈彦激动地对石头说道,随即利落地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跑过来的马夫,对管事拱手道:“有劳管事通传,我这就去迎接!”

他顾不上换下骑术服,只匆匆整理了一下衣冠,便带着同样一脸惊喜和期待的石头,快步向书院大门走去。一路上,他的心怦怦直跳,离家数月,对亲人和师长的思念瞬间涌上心头。师父怎么会突然来长沙?是家中有什么事吗?还是单纯来看望自己?种种猜测交织,脚步不由得更快了。

来到书院气势恢宏的大门外, 只见青石铺就的广场上,一位身着青色道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身姿挺拔如松的老者,正负手而立,静静地望着岳麓山的苍翠景色。他道袍洁净,步履云鞋,手持一柄拂尘,身旁放着一个不大的青布包袱和几个扎好的包裹,虽风尘仆仆,却气度超然,与周遭喧嚣的市井气息格格不入,仿佛一位画中仙人偶然临凡。

不是清尘道长,又是谁?

“师父!”陈彦眼眶一热,快步上前,走到清尘道长面前,撩起衣袍,便要行跪拜大礼。

清尘道长闻声转过身,看到陈彦,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笑意,拂尘轻轻一拂,一股柔和的气劲已然托住了陈彦,让他拜不下去。“呵呵,彦儿,不必多礼。数月不见,身子骨倒是更结实了些,看来未曾荒废功课。”道长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清越,带着让人心安的力量。

陈彦顺势起身,激动地看着师父:“师父,您怎么来了?路途遥远,您一路辛苦!家中一切可好?”他一边问,一边示意石头赶紧接过道长身边的行李。

石头也连忙上前,恭敬地行礼:“石头拜见道长爷爷!”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包袱和包裹,入手沉甸甸的,不知装了些什么。

清尘道长捋须微笑,目光慈祥地打量着陈彦:“家中一切都好,你无需挂念。你祖父、父母及诸位亲人,都十分惦念你。此次为师前来,一是受你家人所托,给你带些衣物和家乡吃食;二来嘛,”道长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寥落,随即化为淡然,“为师在观中清修日久,静极思动,也想着出来走走,看看你这小子在名满天下的岳麓书院,过得如何,学问可有进益。”

原来如此!陈彦心中感动,知道家人时刻牵挂着自己,而师父也是关心自己,才不辞辛劳,远道而来。他连忙道:“有劳师父奔波!弟子在书院一切安好,学业也未敢懈怠。师父快请随弟子进书院歇息,喝杯热茶,慢慢叙话。”

清尘道长却摆摆手,看了看威严的书院大门,笑道:“方外之人,就不进去打扰这文华圣地了。为师已在山下寻了一处清净的道观挂单,暂作落脚之处。今日前来,就是将你家人所托之物送到,看看你安好,便放心了。”

说着,他指了指石头拿着的那些包裹:“这些是你母亲和祖母亲手为你缝制的秋冬衣物,还有一些你爱吃的家乡腊味、酱菜和点心。你祖母念叨着,怕你在这南方之地吃不惯,特意让你母亲多准备了些。你母亲还做了几双新鞋,嘱咐你读书辛苦,要注意脚底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