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内部规则细化

· 用水配额: 虽然水循环系统能保证基本无限供应,但仍设定人均每日淡水(用于饮用、高级清洁)配额,鼓励一水多用。淋浴时间严格限制,采用节水型设备。陈浩负责监控水循环系统效率,确保无隐性浪费。

· 能源配额: 除保障堡垒基本运行和防御的能源外,个人及家庭娱乐用电设定上限。推广使用人力发电设备(如固定自行车充电)作为补充,既锻炼身体,又节约能源。

· 物资申领: 所有非配给物资的申领,需通过陈建国或李秀娟登记,说明用途。工具、设备实行“谁使用,谁负责保养,谁归还”的原则。

陈浩看着那条用水配额,挠了挠头:“哥,我这搞技术调试,有时候需要大量清洁用水……”

陈默回答:“特殊情况,特殊申请,说明必要性,由爸妈和我共同评估批准。原则是杜绝无意识的浪费,而非扼杀必要需求。”

这些细化的条例,初看有些繁琐,甚至不近人情。但家人都明白其背后的沉重意义。每一次轻声细语,每一次熄灭不必要的灯光,每一次对垃圾的严格处理,每一次拧紧水龙头,都是在为这座孤岛般的堡垒,增加一份不被外界“猎手”发现的筹码。

陈默将讨论确定的所有细则,逐一录入《生存守则》文档,形成了一套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可执行、可监督的内部管理条例。

“规则的意义,在于执行和监督。”陈默最后强调,“从明天起,我们将严格按照此条例生活。相互提醒,相互监督。任何人违反,无论缘由,需在家庭会议上做出说明。我们要把这些条例,变成和呼吸一样自然的习惯。”

规则的细化为堡垒内部的运转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当这些外在的约束逐渐内化为每个人的本能后,一种属于“守望者”独有的、在末日中寻求秩序与希望的日常节奏,也将随之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