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陛下来到苏府

小太监连忙研墨,恭敬地奉上御笔。

雍帝接过笔,略一沉吟,在那略显粗糙的纸面上挥毫写下一个苍劲有力的“雍”字。

墨迹落在纸上,虽然有些晕染,但字迹清晰可辨,远比在竹简上刻写要流畅快速得多!

“好!好!好!”雍帝一连三好,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轻轻吹了吹未干的墨迹:“虽略显涩感,但已远胜竹简!”

雍帝越想越激动,甚至有些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回踱步。

“这小子..这小子...真是给朕一个惊喜啊。”

雍帝说着,抬头看向苏岳:“苏爱卿,既然已经制造好了,为何苏安这小子不亲自来见朕?”

“陛下,犬子..”

“什么犬子,那是朕的福将!是朕的国之栋梁!”雍帝直接打断了苏岳的话。

而苏岳听后,也是无奈的笑了笑,这混小子能受陛下如此青睐,要知道他老子可是兢兢业业在这户部做了很多年,而且陛下征战之时,自己没少在后方出力,才获得陛下青睐。

这小子,从出风头到现在也就近半年时间吧。

“是,陛下的..福将,他现在正在府中研究印刷。”

印刷?

雍帝又听见一个新奇的词语,有些好奇的问道:“这印刷又是何物?”

“陛下,犬子透露过一二,说是这印刷完成之后,可不费吹灰之力能在纸上批量写作。”

雍帝听后又是一顿,本以为这纸张已是极限,没想到还有后手。

“不费吹灰之力,批量写作?”雍帝的眼睛瞪得更大,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作为一个皇帝,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古籍传播,全靠人手抄写,费时费力,且极容易出错,若真能批量写作,那传播学识将显着提高。

钟云听着此话喃喃道:“老师真乃天人也,先是这廉价之纸,然后又是批量成书。”

“而我大雍文坛本就不及乾国,所以老师想出了这办法吗?要将我大雍文化推向千古未有之盛世啊。”

雍帝自然也听到了钟云的嘀咕声,也喃喃道:“难怪这小子敢提出科举制,也难怪会对朕说出那番话。”

作为皇帝,他想的远比钟云和钟遥想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