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崔琰登时愣住,没料到何方会突然问起这个,下意识拱手道,“都尉此言何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方目光扫过雨雾笼罩的冀州大地,缓缓道:“所谓本志,便是初心所向。
人立于世,行事当有根本目标,此为志;
沿途虽有万千纷扰,或为名,或为利,或为世俗偏见。
皆需摒除杂念,终达所求,此谓守志不渝。”
崔琰闻言缓缓点头,却仍不解何方为何突然提及此事,脸上带着几分困惑。
何方见状,继续说道:“我奉诏入冀州,本志唯有二:驱乌桓之寇,护冀州黎庶。
为达此志,当合纵连横,聚各方之力,而非拘于门户之见、清浊之辨。
周相沽名钓誉,惑于清谈虚誉,轻视宦官,终致贼寇蔓延,甘陵遭难。
此等只重虚名、不顾实务之辈,绝非合格的守土牧民之官。”
崔琰的脸颊顿时泛起一阵火辣辣的热,他这才恍然醒悟,方才自己那丝鄙夷的神色,被看到了......。
他连忙躬身拱手,语气带着几分羞愧:“都尉教训的是,崔某见识浅陋,险些误入歧途。”
何方微微颔首,语气愈发义正言辞:“如今冀州秋收未竟,若任由乌桓贼寇四处劫掠,践踏田亩,屠戮乡野,待秋收之后,必然谷粟无存。
届时百姓冻饿交加,盗匪四起,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此等惨状,季珪忍心见之?”
崔琰脸色骤变,沉声道:“此乃冀州之大劫,崔某断不忍见!”
“既如此,”
何方昂首挺胸,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眼神却愈发坚定,“为护冀州黎庶,为安一方水土,我对毕公公说两句敬顺之言,暂结其心,借其之力,又有何不可?
不拘一格,唯志是从,这才是真正的守其本志,不忘初心!”
崔琰怔怔地望着何方,方才心中的鄙夷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敬佩。
他再次躬身行礼,语气诚恳:“都尉高见,崔某自愧不如。往后愿听都尉调度,共护冀州安宁。”
“叮!崔琰对宿主的亲密度上升 10点......”
“叮!宿主的志向感动了崔琰,宿主获得直臣之心。智力+1,政治+1,名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