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骑兵的规模,在赶到平原国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两千。
这也是何方急匆匆赶路的原因,若是在甘陵国盘桓数日,骑兵数量突破三千都是等闲。
至于步卒,则是以甘陵国新募士卒为核心,抽调其中精锐。
这三千步卒,虽数量不算庞大,却皆是实打实的精锐。
汉末兵役沿袭旧制,壮年男子多有从军经历,弓马刀剑皆有涉猎。
太平道之乱后,中央权柄旁落,地方豪族趁机豢养宾客、收拢族人,形成了战力强悍的家兵。
家兵们平日操练不辍,装备也由宗族出资打造,远比寻常州郡兵精良。
所以,有些时候,县城、郡城会陷落,但某些豪强大族的坞堡庄园却不会陷落。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将领皆有了奔头。
像朱灵这般的豪强,眼见阶层桎梏因乱世而破裂,皆欲借军功博取功名,摆脱豪强身份的束缚。
而普通士卒,或是盼着能通过征战立功,分得田产、免除徭役。
或是被主家许诺了足够的好处。
故而个个士气高昂。
另外一方面,甘陵国的府库,为这支军队提供了充足的补给。
有些步卒不但着札甲,手持长矛,还配有环首刀和劲弩。
骑卒们也都是玄甲齐配,马头上都带着一块皮铁当卢,甚至有六十具马铠。
朱灵作为先锋,率领麾下一千士卒在前开道。
何方勒马立于高坡之上,望着麾下军容整肃的五千精锐,心中底气十足。
到了现在,各种信息已经足够。
围攻平原县的王政所部,多是临时拼凑的州郡兵与流民,以及一些见风使舵,想趁机捞些好处的,甚至还有不少贼寇杂入其中。
虽人数占优,却缺乏统一操练,装备更是参差不齐。
单论步兵的精锐程度,自己这支部队,绝对远超王政麾。
甲胄完备率、弓弩配备数、近战搏杀技巧,皆是碾压级的优势。
至于苏仆延,还是那句话,他是来劫掠的,不是来拼命的。
可能也是连战连捷的原因,何方现在很是自信。
他考虑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击败乌桓人,而是击败乌桓人之后怎么办?
朝廷上的诸公,会如何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