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西域再热,宋庭应对

就在西域都护府暗中布局,刘备雄心勃勃西望之际,

一场前所未有的“西行热”,正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大宋中原地区。

开封的报纸,早已将刘备如何在贵霜协助波调夺位、关张如何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获得无上权柄和财富的故事,渲染得淋漓尽致,

虽然夹杂着之前的负面爆料,

但在这等“成功学”的刺激下,那些道德瑕疵在许多人眼中反而成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佐证。

同时,赵云“白袍神将”单骑破敌、扬威安息的事迹,也通过官方邸报和民间口耳相传,

塑造成了大宋武勇的象征,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与冒险精神。

再加上西域彻底归治、商路安全畅通的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多重因素叠加,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力。

大宋十五年冬,一场前所未有的“西行热”席卷了中原大地。

开封、洛阳、长安等繁华都市的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皆是西行的奇遇与机遇,茶馆酒肆里,

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刘备在贵霜的传奇经历、赵云在安息的英勇战绩,

台下听众听得热血沸腾,掌声雷动。

“听说了吗?城南的王大户,变卖了十座田庄,

组建了一支百人的商队,带着满车的丝绸、瓷器西行了!”

“这算什么!我表哥寒窗苦读十年,如今也放弃了学业,

跟着商队去西域当文书了,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西市的‘西域商行’都快被挤爆了!

骆驼、皮囊、胡饼、防沙镜,还有能射穿铁甲的劲弩,全都被抢购一空!”

“城西的张员外,也变卖了家产,带着全家和伙计,组了支商队西行了!”

“这算什么?我隔壁苦读多年的兄弟俩,同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把书一扔,跟着商队闯荡去了!”

“快去西市看看!

新开的‘西行货栈’,专门售卖骆驼、皮囊、胡饼,还有据说能防沙匪的劲弩!

生意火爆极了!”

“我家那小子,也吵着要去西域投军,说哪怕当个小卒,也能见见世面,说不定还能像赵将军那样立功异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