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文和先生”的老者,淡淡地扫了穆罕一眼,又看了看刘备,
目光在刘备脸上停留片刻,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随即对穆罕道:
“这批丝绸,乃上品。
丝质柔韧,光泽内敛,染色均匀,正是如今王室贵族中流行的‘秋水色’。
你以色泽不均压价,传将出去,以后还有哪个正经商人敢与你做买卖?
岂不是自绝于高端货殖?”
老者语气平淡,却字字千斤,直指要害。
穆罕额头冒汗,连连称是:
“文和先生教训的是!是小人一时糊涂,一时糊涂!”
他赶紧转向刘备,换上一副笑脸:
“玄德,是在下眼拙,误会,纯属误会!就按原先谈好的价格!
不,我再加半成,算是赔罪!如何?”
通过通译的翻译,刘备心中震惊,不仅因为这老者的突然出现和一句话便化解了僵局,更因为他一口道破了丝绸的来历和品质,
甚至点出了其在贵霜上流社会的流行风向!
此人对商业的洞察力,以及对穆罕这等地头蛇的威慑力,都绝非寻常!
而且这人一副东方人的面孔……
他压下心中翻腾的思绪,对穆罕点了点头:
“既然误会澄清,便按原价即可,加价不必了。”
他不想欠穆罕人情,更想与这位神秘的“文和先生”攀谈。
穆罕如蒙大赦,赶紧吩咐手下办理交接。
刘备这才整了整衣冠,上前几步,对着那正欲转身离去的老者,深深一揖,拉过通译,语气无比诚恳:
“在下刘备,刘玄德,多谢文和先生出言相助,解我危难!
先生慧眼如炬,一言九鼎,备钦佩之至!”
文和先生——正是隐姓埋名、潜藏于此的贾诩,当年他知道刘复对一些祸国殃民的人的惩罚非常重。
好一点的劳动改造,坏一点就是直接阉了再送去劳动改造,比如李傕郭汜……
他贾诩贾文和可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
于是,在看到自己依附的势力有败亡迹象的时候就直接开启逃亡模式。
大宋一路扩张,
他一路西逃。
最先是逃回凉州隐居,结果没多久凉州就被收复了。
于是他又逃到车师后国,结果没安稳几年,就听说大宋皇帝征服倭岛,覆灭高句丽,征服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