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直接冲突,但一种微妙的竞争和紧张氛围,已经开始在无形的信仰领域弥漫开来。
于阗国王尉迟胜对此持开放而审慎的态度。
没错,于阗国王的姓氏音译就是尉迟,唐朝名将尉迟恭那个尉迟。
于阗王室尉迟氏家族和唐朝尉迟恭的尉迟氏是同一家族。
中原的尉迟氏源自西域于阗。
原本历史上西晋时期,于阗有一支尉迟氏东迁到山西一带,后在北魏统治下逐渐鲜卑化,尉迟恭就是这一支东迁尉迟氏的后代。
而留在于阗的尉迟氏则一直是于阗国的王室家族。
于阗地处东西要冲,历来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佛教虽是国教,但波斯拜火教、摩尼教等也在此有一定影响。
他听闻中原道教前来,并未立刻禁止,而是召见了清虚子一次,询问其教义宗旨。
清虚子从容应对,强调道教尊奉天地、顺应自然、劝善止恶,与王室教化并无冲突。
尉迟胜见其言辞有理,态度恭谨,便默许了其在民间的活动,但也告诫当地佛教僧侣,要以佛法精妙吸引信众,对外来教派的传播活动不必过于紧张。
同时告知境内各个教派中原王朝的强大,警告他们不要采取过激手段。
而张鲁弟子传播的道家流派,并非唯一西行的中原思想流派。
随着西域商路的繁荣和都护府的建立,一些失意或抱有理想的儒家子弟,也抱着:
“教化胡夷”、
“宣扬圣贤之道”
的目的来到西域,他们或在商队中担任文书,或尝试开设私塾,教授中原文字和儒家经典,只是其影响远不如佛教根深蒂固,也不如这些道家的手段那么“接地气”。
甚至一些中原的佛教寺院,也看到了西域这片“佛法昌盛”之地的潜力,开始派遣僧侣西行,一方面交流佛法,另一方面也有扩大自身影响力的考量。
一时间,于阗这个西域佛国,在商业繁荣的表象之下,思想的暗流也开始涌动。
刘备训斥张飞,正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潜流的复杂性与危险性。
他们来此是为了求财,在根基未稳之前,任何不必要的卷入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张飞虽然挨了训,但也算是因为十几个鸡蛋,对西域的复杂性又多了一层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