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窗前,望着堡外漆黑的夜色:
“我麹家能在凉州屹立不倒,靠的不是忠于一朝一姓,而是审时度势。
眼下,宋廷势大,但马超彻里吉若成事,则凉州可能重回割据之局,于我麹家未必是坏事。”
“那……我们支持他们?”
管家试探地问。
麹光摇了摇头,老谋深算地说:
“不。直接支持叛乱,风险太大。
万一宋廷迅速平叛,我麹家便是灭顶之灾。
但完全置身事外,若马超他们真成了气候,我们也会被边缘化。”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最好的办法,是暗中给予些许便利,比如提供一些他们急需的粮草、铁器,但绝不派出部曲参与,也不公开表态。
我们麹家,要作壁上观,看他们与宋廷斗法。
若叛军势大,我们可趁势攫取更多利益;
若宋军占优,我们便立刻撇清关系,甚至可以帮助官军‘平叛’,捞取功劳。”
管家恍然大悟:
“老爷高明!此乃万全之策。”
于是,一批虽然数量不算多,但足以支撑初期起事的物资,从麹家堡的秘密渠道,悄然运往了彻里吉的部落。
麹光则严令家族上下,紧闭堡门,加强戒备,静观其变
得到了彻里吉等羌氐部落的支持和麹家暗中的物资援助,马超如同注入强心剂,迅速行动起来。
他暗中联络旧部,打出“兴复西凉,共抗宋法”的旗号,叛乱的火星开始在凉州草原上蔓延。
最初是几支规模不大的宋国商队在西行路上被劫掠,人货两空。
消息传到凉州州治冀县,州府还以为是寻常的马贼活动,并未太过重视,只是加强了巡防。
但很快,事态急剧升级。一支护送重要物资前往西域方向的小股宋军,在陇西要道遭遇埋伏,全军覆没。
紧接着,靠近羌族活动区域的几个宋军哨所遭到突袭,烽燧都未能点燃,守军全部殉国。
叛乱的消息像瘟疫一样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