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兴奋的人,恐慌的人,劝降的人

“末将等愿效死力!”

太史慈郑重抱拳,眼神无比坚定:

“末将麾下健儿,弓马娴熟,必控扼江心,绝不让一舟一楫扰我大军渡江!

请都督下令!”

四人身上再无半分迟疑与杂念,唯有炽烈的战意和建功立业的迫切渴望。

最后的一统之战,于他们而言,是机遇,是荣耀,更是对明主知遇之恩的最好报答。

浩荡长江,将成为他们通往功勋的坦途。

长江南岸,荆州的残存势力则陷入了更深的混乱和挣扎之中。

江陵城中,刘琦终日惶惶,以泪洗面。

其麾下将领分为两派,一派以少数荆州旧臣为代表,主张拥立刘琦为荆州牧,联合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甚至尝试与交州士燮联络,共抗魏军;

另一派则悲观绝望,认为刘璋前车之鉴不远,刘璋全有蜀地尚且如此下场,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暗中主张向魏军请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派争执不休,刘琦本人懦弱无主见,使得江陵的防御迟迟无法有效组织起来。

而在江夏,情况更为复杂。

王威接到了刘琦以“荆州牧”名义发来的命令,要求他坚守江夏,拱卫荆南。

同时,鲁肃几乎常驻其营中,反复陈说利害,极力劝说王威与江东结盟,共抗强魏,并许诺江东将提供粮草军械支援,甚至派兵协防。

“王将军!

刘琦公子柔弱,荆南四郡各怀鬼胎,岂能倚仗?

唯有与我江东联手,凭借长江之险,方有一线生机!

孙讨虏与周都督皆乃当世英雄,必不负将军!”

鲁肃言辞恳切。

王威内心极度挣扎。

他对刘表确有忠心,但眼下的局面令人绝望。

魏军势大,襄阳惨状历历在目。

江东孙策……与之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且荆州与江东素有旧怨。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程昱派出的使者,也秘密抵达了江夏。

来人是玄耳阁的一名干员,口才便给,直接带来了魏王的条件:

“王将军,刘表已亡,荆北已平,大势如此,岂容逆拒?

魏王惜将军之才,若肯以江夏来归,必保将军爵位不失,麾下将士亦得保全,且江夏百姓可免战火之苦。

若执迷不悟……待天兵一至,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将军岂不闻文聘将军之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