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的贺使战战兢兢地来到南郑,献上礼物和贺表,言辞极其恭顺。
曹操接待了使者,态度和蔼,绝口不提入蜀之事,只说是奉王命讨伐不臣的张鲁,如今张鲁归顺,战事已了,魏军将在汉中休整云云,仿佛对益州毫无兴趣。
这番表演,暂时麻痹了刘璋,让他稍稍安心,觉得魏军或许真的会止步汉中。
然而,使者前脚刚走,曹操后脚就通过玄耳阁的秘密渠道,收到了来自成都张松、法正的示好信号和初步计划。
曹操大喜,对张合道:
“刘璋自毁长城,天助我也!张松、法正此二人,真乃益州之‘奇货’也!”
他立刻回信,对张松、法正许以高官厚禄,赞赏其“弃暗投明”之举,并完全同意其“助防”葭萌关的提议,承诺一旦计划成功,二人便是取蜀首功之臣。
同时,曹操也提醒张合,加紧整军备战,一旦葭萌关门户洞开,大军必须能迅速涌入,不给刘璋后悔时间。
在张松、法正等人的暗中推动下,成都乃至整个益州,开始流言四起。
有的说魏军其实死伤惨重,无力入蜀,让大家放心。
有的则渲染魏军火药如何天崩地裂,不可抵挡,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更阴毒的是,一些针对刘璋麾下忠臣的流言开始传播:
有的说黄权与魏军秘密联络,有的说张任拥兵自重,欲效法张鲁……
刘璋本就多疑,听到这些流言,更是心神不宁。
他对黄权、张任等人的忠诚产生了怀疑,虽然并未立刻撤换,但已不如从前那般信任,发出的命令也常常前后矛盾。
东州士人(刘焉父子带入蜀的外来士人集团)与益州本土豪强之间的矛盾,也被有心人挑动起来,互相攻讦,争权夺利。
整个益州统治集团内部,变得乌烟瘴气,人心惶惶。
玄音台的宣传品也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入蜀地,进一步瓦解着民心士气。
前线,剑阁。
老将严颜和被派往前线协调防御的黄权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后方的暗流涌动。
他们屡屡向成都请求增兵、加固城防、囤积粮草,但回应总是迟缓且打了折扣。
这一日,刘璋的使者又至,带来的并非援兵粮草,而是一封充满暗示和询问的信,大意是听闻军中有些“异动”,让黄权、严颜“好自为之”,“谨守臣节”。
黄权看完信,气得浑身发抖,对严颜道:
“我黄权一片忠心,天地可鉴!主公竟听信谗言,疑我至此!前线将士浴血备敌,后方却……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