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初平十年,西历199年,陈留王宫,朝议

初平十年,春,正月。

陈留王城。

巍峨宫殿群在晨曦中苏醒,琉璃瓦上的薄霜,折射着初升朝阳的金辉。

旌旗猎猎,甲士肃然,一派鼎盛气象。

巨大的议事殿内,炭火驱散了冬日残留的寒意。

魏王刘复高踞王座,身着玄色王袍,冕旒垂落,面容在珠玉后显得愈发深邃威严。

阶下,文武重臣分列左右,济济一堂。

国相戏志才、长史程昱、军师祭酒郭嘉居文官前列;

武卫将军典韦、横江将军李勇、以及刚从西线凯旋不久的张合、曹操、黄忠、太史慈、文丑、高览、于禁、乐进等大将按剑而立,

新降未久的庞德亦在其列,神色略显拘谨,却难掩悍勇之气。

徐晃被分派镇守北疆防范鲜卑,未能与会。

“众卿,”

刘复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宽阔的大殿内,

“去岁寒冬已过,今春万物复苏。

我军扫平关凉,廓清寰宇,北疆胡患暂息,七州之地晏然。

然,天下未定,袁术窃据南阳一隅,苟延残喘;

荆州景升(刘表)虽表臣服,实拥兵自保;

江东孙策,藉父兄之余烈,坐断东南;更有汉中子敬(张鲁),假天师之名,割据一方;

益州季玉(刘璋),暗弱昏聩,闭蜀自守。”

他目光缓缓扫过群臣:

“今日大朝,召诸卿前来,便是要议一议,我大魏之兵锋,今岁当指向何方?

这统一大业,下一步,该如何落子?”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炭火噼啪作响。众人皆知,此乃决定国运走向之关键一议。

短暂的沉默后,国相戏志才率先出列,躬身道:

“大王,臣以为,荆州刘表,垂垂老矣,其子嗣暗弱,内部蔡、蒯之争渐起,已呈暮气。

我大军若压境,辅以蔡夫人之内应,荆襄之地或可传檄而定。

然……”

他话锋一转:“荆州水网纵横,即便得之,亦需时日训练水师,方能图谋江东。

且新野袁术,虽如冢中枯骨,然名号尚在,若我大军南向荆襄,其或狗急跳墙,惊扰腹地。”

长史程昱接口,声音冷峻:“凉州新附,羌胡之心未完全驯服,司隶三辅仍需强力弹压。

若倾力东向或南征,恐西线有变。

故,臣以为,当继续稳固西方,消化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