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连忙扶起杨奉,语气诚恳:
“将军忠义,我早已听闻。
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实为天下公敌,我岂能坐视不理?
你等前来投奔,是信得过我刘复,我自然欢迎之至。”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徐晃,眼中难掩欣赏,
“这位便是公明将军吧?久仰大名。”
徐晃没想到刘复竟知道自己的名字,连忙拱手道:
“末将徐晃,参见魏王。不敢当主公‘大名’二字。”
“公明不必过谦。”
刘复笑道,
“我听闻你在杨将军麾下时,曾多次献策破敌,更能约束部众秋毫无犯,这般才能,正是我魏国急需的。
今日你愿来投,我便任命你为裨将军,仍领本部兵马,日后当有大用。”
徐晃闻言,又惊又喜,他本以为最多能得个校尉之职,没想到刘复如此器重,当即跪地叩首:
“末将谢王上信任!定当效犬马之劳!”
杨奉和韩暹也松了口气,刘复如此厚待,看来这次是来对了。
安置好杨奉等人后,刘复心中却思潮起伏。
徐晃的到来,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深处遗忘的宝库——三国乱世,名将如云,何不搜罗一番,免得明珠蒙尘?
他想起,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此刻或许还散落民间,或屈居人下,未遇明主。
“奉孝,志才,”
刘复看向两位谋士,
“如今咱们地盘日渐扩大,急需能征善战之将。
你们说,天下还有哪些贤才尚未归附?”
郭嘉眼珠一转,笑道:“
主公这是得了徐晃,便想搜罗更多名将之姿了?
要说未被发掘的人才,可不少呢。
江东的周泰、蒋钦,勇冠三军,据说如今还在丹阳一带啸聚;
还有谯郡的许褚,力能扛鼎,忠勇过人,只是性子刚直,尚未遇识主之人。”
戏志才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