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谋划冀州

紫檀木案几上堆放着几卷简牍,那是涉及王宫修缮、以及宫中女官考绩的文书——即便是在这后宫深处,

荀采“新政总执行、吏治改革、屯田统筹”的实权身份,

依然投射出丝丝缕缕的痕迹。

王后荀采端坐于主位之上,身着月白云纹宫装,发髻高挽,

她那双洞察秋毫的眼眸,此刻正落在下首恭敬侍立的少女身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蔡姝,荆州蔡氏嫡女,年方二八,容颜清丽绝伦,

眉目间尚带着几分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初入深宫的不安。

她身着水蓝色襦裙,衣料是上好的吴锦,但在王后的气度面前,仍显出了几分青涩。

她双手捧着一盏青玉茶盏,

指节微微泛白,小心翼翼地奉至荀采面前,姿态标准得无可挑剔:

“娘娘请用茶。”

荀采并未立刻去接,目光温和地审视着蔡姝,那温和之下是洞悉世事的了然。

她自然清楚蔡姝为何而来——刘表在初平五年那场声势浩大却草草收场的“联合讨伐”中,

眼见刘焉、江东四族、袁绍相继惨败,李傕郭汜只顾内斗,便毫不犹豫地倒戈。

蔡氏献上嫡女以表“忠心”,刘表更想借蔡家之女维系与新兴魏国的一线联系。

蔡姝,就是一枚不错的政治筹码。

“妹妹初来乍到,可还习惯?”

荀采终于开口,她缓缓抬手,接过了茶盏。

蔡姝心头微颤,连忙垂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回娘娘的话,一切安好。

宫令徐姑姑安排得极为妥帖,妾身……深感娘娘恩德。”

她口中的徐姑姑,是荀采一手提拔起来的得力宫令,

负责新入宫嫔妃的安置与教导,其严格与细致,蔡姝已深有体会。

荀采此举,既是规范,也是无声的掌控。

荀采轻轻抿了一口清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瞬间闪过的锐利眼神。

“习惯便好。”

她放下茶盏,玉器轻磕在紫檀案几上,发出清脆一响。

“荆州蔡氏,诗书传家,累世名门,底蕴深厚,

妹妹出身如此,教养自然是不差的。”

她的话语像是在称赞,却更像是在提醒蔡姝的身份与责任。

“魏宫虽新立,亦有法度。

妹妹既蒙大王恩典,入侍宫闱,便是魏宫之人。

当谨守本分,言行端方,以大王与魏国为重。

蔡氏清名,妹妹自身前程,皆系于此。

莫要辜负了家族的期望,亦莫要辜负了大王的……信任。”

最后两个字,荀采说得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