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焚城的冲天烈焰尚在燃烧,
浓烟遮蔽了半个天空,如同为这座千年帝都披上了黑色的丧服。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和绝望的气息,随风飘散数十里。
在洛阳以西的官道上,
一支规模不大却士气如虹的军队正急速西进。
曹操身披残破的战甲,须发凌乱,眼中却燃烧着近乎狂热的火焰。
他拒绝了夏侯惇、曹仁等人“谨慎缓行”的劝谏,鞭梢直指西方:
“董卓老贼焚毁宗庙,劫持天子,屠戮万民!
此乃人神共愤!
吾等若坐视其安然西遁,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有何资格称汉臣、举义旗?追!
便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咬下董贼一块肉来!
为洛阳冤魂,讨个血债!”
他麾下仅存的五千余精锐,多为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宗族将领的部曲,
被主公的悲愤与豪情所激,亦不顾连日苦战疲惫,鼓噪着紧随其后,
如一道复仇的利箭,射向董卓西撤大军的尾部。
他们沿途所见,触目惊心,
被焚毁的村庄、被遗弃的尸骸、被劫掠一空的废墟……
西凉军撤退的痕迹,就是一条用鲜血和灰烬铺成的死亡之路。
这更坚定了曹操追击的决心。
然而,曹操并不知道,
一张致命的网,已在成皋附近的汴水之畔悄然张开。
董卓麾下宿将徐荣,早已料定必有追兵。
他奉董卓之命断后,并非一味死守,
而是将精锐骑兵和强弩手埋伏于汴水南岸茂密的林地和起伏的丘陵之后。
他故意留下一些散乱的辎重和狼狈逃窜的假象作为诱饵,
自己则亲率一部兵马,在汴水北岸的官道上列阵,做出仓促应战的姿态,吸引追兵。
“报——!
前方发现董贼断后兵马!
打着‘徐’字旗号,人数约数千,阵型散乱,似在渡河!”
斥候飞报。
曹操勒马远眺,果然看到汴水北岸烟尘滚滚,
一支西凉军正乱哄哄地试图架设浮桥过河,旗帜散乱,毫无章法。
他心中大喜:
“天助我也!徐荣匹夫,竟敢如此托大!
儿郎们,随我冲杀过去,击溃此獠,直捣董卓中军!”
“主公!恐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