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七月的流火,
灼烤着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南阳。
宛城的断壁残垣间,
新土掩埋着旧骨,空气中弥漫名为“秩序”的气息。
刘复端坐于临时征用的郡守府正堂,指尖敲打着粗糙的榆木案几,
目光落在刚刚由六百里加急送来的、那份几乎被汗水浸透的帛书诏命上。
“制曰:安东将军刘复,荡涤颍川、汝南、南阳诸郡妖氛,
诛戮渠魁,功勋卓着,朕心甚慰。
今冀州巨鹿,贼酋张角猖獗未平,董卓迁延不进,有负朕望。
特擢刘复为讨逆中郎将,
假节,总督冀州讨贼军事,……
其疾赴冀州,荡平贼寇,以安黎庶,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堂下肃立的戏志才、王禄、黄忠、赵风、李勇等人,
神色各异。
戏志才眉头微蹙,王禄眼中精光一闪,黄忠抚着胡须,沉默如山,
赵风、李勇则难掩一丝跃跃欲试。
“董卓……迁延不进?”
刘复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将诏书轻轻按在案上,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好一个‘迁延不进’!这位西凉匹夫果然废物。”
刘复的声音带着一丝玩味,他将诏书轻轻放在案上,
“看来朝廷是急了。
张角盘踞广宗,已成心腹大患。
董卓这头西凉狼,到了冀州,
却是啃不动太平道的老巢了。”
他嘴角微扬,
“也好,这平叛的首功,既然董卓这废物不能取,
那就由我刘复来取吧!”
而之所以朝廷发旨,
不外乎他比皇甫嵩等表现的更加耀眼,而且也没少往十常侍那里送钱。
让十常侍天天在汉灵帝耳边念叨,让党人立功太多会被攫取走大权。
而他刘复,
则是宗室出身,更妙的是没有家族助力……
如此,刘复能依靠的也唯有陛下了。
天天念叨的结果就是灵帝记住了他这么个人物。
有事时自然想起了他刘复。
他霍然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舆图前,手指从南阳一路向北,
划过颍川、河内,最终重重落在代表冀州广宗的墨点上。
“黄忠听令!”
“末将在!”
黄忠踏前一步,白发微动,声如洪钟。
“令你统辖三千精锐步卒,作为全军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