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志才摇头失笑。
“我家主公现在需要支持,也只是因为要挽救襄邑需要冒极大风险。
本来主公是想上书到颍川解救皇甫嵩和朱儁将军的。”
卫兹眼神变化 。
戏志才敏锐地捕捉到了卫兹眼神的变化,知道火候已到,立刻抛出实质性的条件:
“卫公!
襄邑之危,迫在眉睫!
然此危局,亦是卫家与我主共襄盛举之良机!
我家主公欲解襄邑之围,需三物!”
“先生请讲!”
卫兹此刻的态度已然不同,语气中多了几分恭敬和急切。
“其一,粮秣军资!
大军作战,消耗巨大。
需卫家提供足够支撑我军与城外数万黄巾周旋、并最终决胜之粮草、箭矢、布匹、药材,以及……
一笔足以犒赏三军、稳定军心的钱财!”
戏志才毫不客气地开出了价码。
这是实实在在的买命钱,也是投资的本金。
卫兹没有丝毫犹豫:
“此乃应有之义!卫家愿倾尽仓廪,以供军需!钱财之事,亦当尽力筹措!”
“其二,人才襄助!”
戏志才继续道,
“卫家累世经营,族中子弟、门客之中,必有通晓文书、精于算学、熟悉地理、乃至通晓武艺兵法之人。
我家主公欲谋大事,根基初立,急需此等人才充实府衙,协理军政。望卫公选派贤能,为主公效力!”
这是要人,要卫家核心的智力资源和部分武力资源深度绑定。
卫兹沉吟片刻,重重点头:
“可!卫某当亲自挑选族中得力子弟及门客,听候刘将军差遣!”
送出族中子弟,既是人质,也是投资,更是未来在刘复阵营中占据位置的关键。
“其三,”
戏志才目光炯炯,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家主公欲在解襄邑之围后,移镇青州!
此地临海,远离中原纷争核心,可作根基之地徐徐图之。
然跨州任职,需朝廷敕命!
卫公在陈留乃至落阳,人脉深厚,威望素着。
恳请卫公动用关系,为我家主公谋青州一郡太守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