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毓庆宫的狂躁绝望不同,大阿哥胤禔的居所里,却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好!好!好!”胤禔连着说了三个好字,在室内踱来踱去,脸上的肌肉因强忍着狂喜而微微抽搐,“孤的好二弟,真是给孤送了一份大礼!自断臂膀,自毁长城!哈哈!”
他对着心腹老太监,压低声音,眉眼间尽是算计:“去,把咱们之前埋的那些钉子,都动起来!毓庆宫如今就是个漏风的筛子,正好!给孤好好听听,孤那好二弟,如今都在念叨些什么体己话!”
他要把太子彻底钉死在“失德狂悖”的耻辱柱上!更要趁此机会,将太子剩余的势力,一点点蚕食殆尽!
“还有永寿宫那边,”胤禔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也别让他们太清闲了。老六不是刚立了功,风头正劲吗?去,找几个御史上折子,好好夸夸咱们的六阿哥!什么少年英武、类父英资、堪为众皇子表率……给孤往天上捧!”
老太监心领神会,这是要把六阿哥架在火上烤。
皇上正因太子之事心烦,若此时朝臣大肆追捧另一个儿子,岂不是在提醒皇上“此子亦可能威胁储位”?
“奴才明白。”老太监躬身,“只是……阿哥,如今太子被禁,咱们是否……”他暗示是否该更进一步。
胤禔摆摆手,露出一丝老谋深算的笑:“急什么?枪打出头鸟。让老六先去吸引火力。孤嘛……自然是要做个为君父分忧、关爱兄弟的好长子。”
他不仅要暗中推波助澜,更要站在岸上,扮演一个痛心又无奈的长兄角色。
而在紫禁城的另一角,四阿哥胤禛依旧如同往常一般,按时点卯,安静读书,谨慎办差。
仿佛外间的惊涛骇浪,都与他无关。
只是夜深人静时,他书房的灯熄得比往常更晚了些。他面前摊开着一本《资治通鉴》,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
太子倒行逆施,自取灭亡,在他预料之中。
老大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兴风作浪,也在他算计之内。
唯有老六……他指尖轻轻敲着桌面。
这个六弟,比他想象中更沉得住气。经历战场洗礼,遭逢构陷风波,如今又被架在火上烤,竟还能安之若素,每日读书习武,不见丝毫慌乱。
这份心性,倒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