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扬州十日 昔日繁华尽失去、血溢城头漂橹走

冰冷的雨水混着污浊的血水,从破碎的青石板缝里蜿蜒流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腥甜气味,那是铁锈、硝烟和生命腐烂的味道。

赵高翔猛地从一堆瓦砾和尸体中抬起头,剧烈的头痛几乎要撕裂他的颅骨。耳边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尖锐的喊杀声、垂死的哀嚎,还有一种他既熟悉又陌生的语言发出的嗜血咆哮。

“我……在哪儿?”

混乱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他明明是二十一世纪历史系大三的学生赵高翔,刚刚在图书馆熬夜整理明末清初的史料,重点是……“扬州十日”!然后眼前一黑……

下一秒,另一段陌生而沉重的记忆强硬地插入他的脑海,带来阵阵撕裂般的痛楚,源头正是后脑一处可怕的伤口。

这具身体,原名也叫赵高翔。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堪称异乎寻常的高大魁梧,几近后世的一米八零,一身久经行伍锤炼出的结实腱子肉,充满了爆发力。他是徐州军户出身,凭着敢打敢拼和一副好身板,在江北明军中混到了一个把头的职位,麾下也曾管着百十号弟兄,奉命坚守扬州南门一隅。

就在不久前,清军的红衣大炮发出震天怒吼,一颗致命的垛墙巨石呼啸而下,重重砸在他所在的战位。原主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头颅便已遭受重创,当场殒命。 而恰在此时,那个来自数百年后的灵魂,被一股无法理解的力量拽入了这具刚刚死去的、尚且温热的躯壳之中。

“我不是在看资料……我就在扬州城里?!今天是……城破日?!”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比额头上流淌的鲜血更冷。作为历史发烧友,他太清楚“扬州十日”意味着什么!那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之一,是彻底的、无差别的、令人窒息的毁灭!

“赵把头!赵把头!你还活着!”一个带着哭腔的年轻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他扭头,看到一个满脸血污、头盔都不知道丢到哪去的明军士兵,正连滚爬爬地扑到他身边,是他的手下,叫王柱,才十七岁。

“鞑子……鞑子进城了!全完了!史督师……史督师他……”王柱语无伦次,眼神里充满了崩溃的绝望。

赵高翔撑起身体,靠在一段断墙上。举目四望,人间地狱不过如此。

城墙上的明军旗帜才刚刚被砍倒,清军的马蹄声便如雷般碾过青石板路。多铎的命令简单而残酷——“屠城”。八旗兵、绿营兵、蒙古骑兵,像一群嗅到血腥的野兽,疯狂地涌入大街小巷。刀光闪过,血雾喷涌,惨叫与哭喊瞬间淹没了整座城市。

明军守卒的尸体被长矛贯穿,钉在雉堞上,像一串串风干的腊肉。他们的头颅被砍下,摞在砖石缝隙里,有的眼珠还瞪着,嘴角凝固着不甘的怒吼。清军的箭矢密密麻麻地插在夯土墙上,箭尾的羽毛被血染红,随风微微颤动。石头下,几具孩童的尸体蜷缩着,有的脑袋已经不翼而飞,只剩半截脖颈,黑红的血顺着墙缝缓缓滴落,在青石板上积成暗红色的小洼。

一条原本热闹的市集巷子,此刻铺满了碎肉和脏器。一只被砍下的手臂还紧握着一把菜刀,刀刃上沾着脑浆和碎骨。不远处,一个老人的无头尸体趴在地上,后背被马蹄踏烂,脊骨刺穿皮肉,像一根折断的枯枝般支棱出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尸体半挂在屋檐下,她的裙摆被鲜血浸透,双腿扭曲地垂着,脚上的一只绣花鞋掉在污水里,旁边是一颗尚在淌血的头颅——那是她丈夫的,眼睛还半睁着,似乎死不瞑目。

几个清军士兵踢开一扇紧闭的院门,里面传来妇女的尖叫和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刀光一闪,惨叫声戛然而止。片刻后,几个士兵拎着滴血的刀走出来,其中一个一脚踹开柴堆,从里面拖出一个浑身发抖的小女孩。她不过七八岁,抱着一只破布娃娃,眼泪和鼻涕糊了一脸。士兵狞笑着揪住她的头发,刀尖缓缓划过她的喉咙——小女孩甚至没来得及发出最后一声哀鸣,便软软地瘫倒在地,血水浸透了她褴褛的衣衫。

原本清澈的河水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漂浮着无数残缺的尸体。有的尸体四肢不全,有的脑袋浸泡得肿胀发白,嘴大张着,似乎在最后一刻还在拼命呼吸。几只野狗冲进河滩,撕咬着尚未僵硬的肢体,骨头被咬得咔嚓作响。河边的柳树下,一个和尚模样的老人跪在一具尸体旁,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着什么,但他的肩膀在颤抖,眼泪无声地滑落——那具尸体,是他亲手超度过的香客。

残阳如血,照在扬州城的断壁残垣上,映出一片惨烈的猩红。清军的马蹄声渐渐远去,但惨叫声仍未完全消失——角落里,还有奄奄一息的人在挣扎,有母亲紧紧抱着死去的孩子,有士兵拖着被砍断的腿爬向阴影处……

这座曾经“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繁华都市,此刻只剩下一片死寂。瓦砾间,几只乌鸦落在尸体上,啄食着残存的血肉。风掠过空荡的街道,卷起几片沾血的碎布,在夕阳下缓缓飘荡,像一面面破碎的旗帜,诉说着这座城市最后的绝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