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江南下起了崇祯九年(1636年)的第一场春雨。

有点倒春寒,德盛商号总号内,炭火烧得正旺。

肖静仪、柳如烟、曹三喜围坐在一起,总结这次危机的得失。

这次我们虽然赢了,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柳如烟捧着暖炉,神色凝重:我们的银根还是太脆弱,官场的关系也不够牢固。最重要的是,我们引起了复社的注意,虽然他们暂时退让,但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曹三喜点头认可道:商会虽然成立,但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其他人虽然现在依附我们,是因为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一旦利益分配出现问题,或者我们显出颓势,他们很可能反噬。

肖静仪轻声道:经过这次,我越发觉得,在江南经商,如履薄冰。没有强大的靠山,再多的财富也只是镜花水月。

柳如烟看向窗外纷飞的雪花,意味深长地说道:靠山…..我们现在不就是正在建造最坚实的靠山吗?

就在三人商议之时,一个情报司密探匆匆进来,递给柳如烟一封密信。

柳如烟拆开一看,脸色微变。

出什么事了?

肖静仪关切地问。

柳如烟将信纸在炭盆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缓缓道:南京传来消息,钱谦益可能明年起复,入阁拜相。张溥等人正在积极活动…..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但屋内的三人都知道,江南的这场大戏,真正的博弈,或许还在后头。

荥阳大会之后,局势的发展果如赵子龙所预料。

高迎祥、张献忠联军主力东进,声势浩大,一度威胁凤阳,震动朝野。

崇祯皇帝急调各路兵马救援,洪承畴、左良玉等各路大军疲于奔命。

罗汝才等人南下部进入湖广,搅得当地天翻地覆。

马守应等人则是西入陕西,与当地的官军和民团激战不休。

中原大地,烽火连天,血流成河。

官军与流寇在各处战场反复拉锯,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