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袁基此战的最终目的。
削弱鲜卑兵马自然是一个目的,但这个目的没有要回汉民这个目的重要。
袁基和贾诩、荀攸等人早可预见,檀石槐必定拿汉人做文章。
他们三人也早利用情报组织探得,檀石槐死死攥住那三部中的汉人不放,派了心腹亲卫领兵马前去控制汉民。
确实不出他们所料,檀石槐早早便想利用这些汉民做文章。
比如鲜卑王庭里的汉民,檀石槐就曾想过利用他们,逼袁基退兵。可惜因为檀石槐自己内心的骄傲,不屑用此胜之不武之法,更坚信自己可堂堂正正打退汉军,所以此法并未来得及使用。
可如今,一旦他有机会带领族人回到中部,就会立刻将中部内的汉人奴隶,带至袁基面前。
即使他回不去,他的亲卫也会帮他完成此计。
他会交给袁基一个选择权。
——放汉民回家,同时汉军退兵;还是鲜卑当着汉军的面杀了汉民,仗继续打?
退兵是不可能退的,打到此地步,如何可半途而废?
届时,袁基当然可以选择让鲜卑放回汉民,并毁诺继续攻打鲜卑。
可同样的招数鲜卑可用无数次,因为东部、西部中,还有大量的汉人奴隶。
袁基也可以选另一种选择,继续打,不管这些大汉百姓。
但这样的话,袁基所经营的声望,就会拥有巨大裂痕。
如此行事风险太大,即使士族群体里,他可粉饰太平,但他军队里的那些边郡士兵呢?
真实情况是一回事,百姓心中的情感又是另一回事。
一旦鲜卑放出什么消息,士兵或汉人奴隶带回大汉一些不利于袁基的消息,则后患无穷,他会极度被动。
袁基的最终目的,是要改朝换代,登基称帝,而不是仅做一个灭鲜卑一族的骠骑将军。
他永远牢牢记得,皇帝天子的权力,是由一个个汉民组成的。
因此,他无法视大汉百姓于无物。
他亦不忍视大汉百姓于无物。
袁术这个曾经眼中从未有过庶民的士族子弟,因战场同汉民并肩作战,都对汉民生出了重视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