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太平道如瘟疫一般蔓延

受压迫而加入太平道的百姓越来越多,这项政策就是助推器。

所以“农民起义”,许多有识之士早已隐约预料到。

袁基也曾忍不住问过刘宏:“如果今古文之争,能帮助陛下实现对士族的削弱,陛下要不要取消西园卖官制度?”

刘宏没有给出准确答复,他只是说:“士纪,成功之后再谈这个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此话,袁基在心中已然知晓,刘宏大概率是不会撤销这项政策了。

追其根本,刘宏是高高在上的汉天子,他从不将农民的生死与反抗真正放在眼中。

所以袁基不会再提,也不会再劝,这是他作为友人,对于此事唯一的一次提醒。

而且,如今太平道早已形成一定规模,他们隐藏目的,济世救人,就连许多士族子弟,都将太平道人奉为座上宾。

袁基此次在益州,已经于各处观察到了太平道的踪迹。

许多官吏,桌案上不光摆着公文,桌角还摆放着一本《太平经》。

许多相送袁基的百姓,明晃晃穿着太平道服饰。

定期会有太平道弟子,于街道上形成队伍,对一旁跪地的百姓施福驱邪。

百姓会发自内心地忏悔,叩头思过,并口中高呼:“谢太平道师!”“敬大贤良师!”

据颜良、文丑描述,遇到羌兵时,许多郡县的人会围在一起,穿着太平道服,手拿符咒,对着羌兵砸去。

太平道的渗透能力太强,以至于袁基某些部曲的家人中亦有信奉太平道者。

不过袁基是不会允许这种宗教思想渗透到他的军队里的。

所以通过各种策略,或怀柔,或裁兵,将一切太平道思想于军队中剿灭殆尽。

仅益州一州,太平道就如此猖獗,日后黄巾起义的规模,袁基已经能预见到。

袁基其实也担心过自己的到来会不会产生蝴蝶效应,让黄巾起义这个将大汉拽入消亡旋涡的事件消失。

不过如今袁基坚信,农民起义必会发生,这是大势,不会更改。

于是袁基更加专心地积累军权,培养军队,以备日后黄巾起义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