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一番话语让袁基深受触动,听到他的保证,袁基心中涌入暖流。
历史上的荀彧,是意志坚定的匡扶汉室者,可这一次,袁基的加入到底是让历史产生了波动。
若是前面摆着大汉和袁基两个选项,袁基无法判断现在的荀彧会选择哪个。
但袁基愿意相信,若是将大汉的选项换成大汉天子,荀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袁基。
他同荀彧又进行了一番情感交流,并约定好:“荀君日后可要同基时常书信往来。基在洛阳等候荀君。”
这时,典韦过来禀告袁基,言:“主公!那边已经整理完,可以启程返回汝南了。”
听闻此言,荀彧主动开口:“彧,恭送袁君。”
袁基临走前给了荀彧一个拥抱,拍拍他的后背,当做最后告别。
“荀君,再见。”
然后,袁基坐上了马车,渐渐消失在荀彧的视野中。
今日典韦没有随着袁基进荀府,一直在外面等着袁基。
袁基又发现了典韦一个优点,便是耐性极好。
无论是苦熬在山野里,还是等待在日光下,他都没有半句怨言,袁基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这等品质,实在是令人喜爱。
当然,袁基也没有忘记身在洛阳的贾诩。
他在离开洛阳的六个月里,给贾诩写了十几封信,每一篇都饱含了他对于好友兼下属的相思之情,话语怎么感人怎么来。
看得信件另一边的贾诩直呼受不了。
但紧接着又将袁基写信的帛书铺平在竹简下,等按压平整后,再一起存放起来。
贾诩每天干着尚书台的小小职位,却干得比尚书令还起劲。
很快,尚书台的长官和同僚就抛弃了凉州人滤镜,开始欣赏起这个小伙子了。
贾诩无所谓他们欣不欣赏,每天依旧我行我素地干着本职工作,疯狂吸收着为官的知识和经验。
“啪嗒……”“嗒。”
马车里,袁基和荀采正在对弈。
两边车帘卷起,阵阵微风吹入马车,拂起二人两鬓的发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嗒……”
“妾输了。君棋技高超,妾愿赌服输。”
袁基笑了起来,温声开口:“既如此,阿采日后私下同基相处,可要改口,不许用谦称,贬低自己。”
对面的荀采亦是语笑盈盈:“采记住了,君子可要时常提醒采,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