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此举得罪其他士人的同时,对贾诩这种骨子里便刻有“明哲保身”的人来说,并不是提升好感的行为。
于是袁基便在心中记下——与贾诩“偶遇”的事需要提上日程了。
这件事袁基只在脑中想了一会,很快文会便开始了。
——接下来他该经营自己的名气了。
汉朝的文会不只有诗词歌赋,最重要的环节是辩经,有些类似于现代的辩论,只是话题被规定在五经之内。
辩经的事轮不到他下场,他是端坐上位的裁判,静静观赏其他士人的辩论表演赛,并不时对他看好的人才作出辞藻高端、华丽的评价。
正好此时,一场辩经比赛刚刚结束,两人正等待着上首众人的评价。
袁基微笑着开口:
“‘郑伯克段于鄢’,此为春秋经典辩题。”
“鲁君谈吐不凡,实乃文思敏捷之人。在谈论到‘克’字暗藏圣人深意,为批判郑伯心更毒于刀兵,为诛其心之时,确实发人深省。”
袁基又看向辩经的另一人,温声开口:
“高君之辩,妙语连珠,口若悬河。君言“克”为攻克、战胜,还原史书,乃记录史事原本之貌。此过程中字字珠玑,娓娓道来,自然而然便形成了有理有据之辩据。”
“二位真乃当世少有之辩才。”
袁基能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因为二者确为全场辩经能力最强的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