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白手起家

如果说,苏俄的重建是迷路的旅者穿越荆棘与泥沼,最后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那么美人解的斗争则是一穷二白,从零开始。

加利福尼亚的阳光照在荒废的城市上,玻璃幕墙反射着碎裂的光。这里早已没有昔日的繁荣,街道上散落着烧焦的车体和广告牌,风吹过高架桥,卷起尘土与旧报纸。美人解——“美利坚人民解放组织”的标志被刷在残垣断壁上,油漆还未干透。

这个年轻的组织在宣布建立“加利福尼亚人民共和国”后的第三个月,已经陷入了几乎无解的困境。

他们没有足够的重武器。战争初期从旧军火库里搜出的榴弹炮和机枪大多已经报废,能用的少之又少。加利福尼亚的富饶在于气候与土地,而不是钢铁与工厂。

高科技园区在轰炸中被摧毁,半导体设备早已无法运作,哪怕还在运作,对战争也无甚效用。美人解的军需部只能依靠小作坊式的维修厂,用手工方法修理旧时代的装备。

许多步兵部队连统一口径的子弹都凑不齐,只能拆解俘获的武器互相拼装。

他们的武装力量看似庞大,但组织松散。

雅各宾派掌握宣传与政治口号,十月派控制城市工会,安娜其派占据旧金山周围的民兵区,而社民派则自称代表“人民议会”。

会议常常争吵不休,谁都不服谁。

雅各宾派强调中央集权,主张建立“革命纪律”;安娜其派坚决反对,认为那是“旧制度的影子”。十月派强调要先稳住工人阶层,推迟激进改革;社民派则要求立即实施平权议题与恢复福利。

每一次会议都以无果而终,每一次妥协都意味着新的裂痕。

而军事委员会虽名义上隶属于中央,但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武装,命令需要层层协调才能执行。甚至在一次城市防御会议上,雅各宾派的代表和安娜其派的头目直接在地图前争吵,差点拔枪。

外部的压力更让局势雪上加霜。

东北方的宪政内阁封锁了主要补给线,东部的落基山脉被极右翼民兵控制。

南方的港口残破不堪,连运输船都没有。

他们试图建立“人民公社”,但缺乏管理经验。

粮食分配混乱,物资短缺,常常是一个区能吃饱,另一个区饿着。有人提出“动员农民生产”,但加利福尼亚的农田早已被干旱和盐碱破坏,能种的地不多。

在旧金山南部的工业区,美人解的技术干部尝试恢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