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束激光,精准地照射在“天丛云”平台最关键的部件——其超长基线目标锁定与校准系统的传感器阵列上。
干扰,开始了。
这种干扰并非粗暴的能量覆盖,而是极其精妙的量子层面的注入。
信息洪流攻击: “墨子”网络向“天丛云”的传感器注入了海量的、模拟真实太空背景噪音的虚假量子信号。这些信号与“天丛云”接收到的真实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恒星位置信号完全混杂在一起,使其核心AI难以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参照物,哪些是伪造的干扰。
时空感知扭曲: 更致命的是,量子调制激光巧妙地影响了传感器局部区域的时空计量基准(通过极微弱的量子引力效应)。这导致“天丛云”平台对自身姿态、目标相对位置的微观测量,产生了极其微小但足以致命的偏差。就如同一个神射手,在扣动扳机的瞬间,瞄准镜被人极其轻微地拨动了一下。
在“天丛云”的控制核心,其AI系统正以纳秒级的速度处理着数据,确保粒子束的绝对精准。然而,来自“墨子”网络的量子干扰,如同注入其视觉神经的“毒素”,让它在“看”向“赤龙号”时,产生了重影和偏移。
“警报!目标坐标出现非逻辑漂移!传感器置信度下降!”——“天丛云”的AI发出了内部警告。
但攻击程序已经进入最终阶段,聚能完毕的粒子束必须发射!AI只能基于被污染的数据,进行最后一次微调。
就是这微小的、被迫的调整,决定了生死。
结果显现。
那道本应直接贯穿“赤龙号”舰体的“致命彩虹”,在最后时刻发生了肉眼难以察觉的偏转。它没有击中预定的核心,而是擦着“赤龙号”的右舷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