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员伤亡:无法承受之重
中国方面:
太空军:确认阵亡官兵 7,843人,其中包括“赤龙号”在内的各型舰船船员、空天战机飞行员、轨道空降兵。失踪(遗体无法找回)1,522人。伤者过万,许多人因辐射、真空暴露或重伤留下永久性残疾。
月球及空间站人员:“广寒宫”基地守备部队和科研人员伤亡数百人。
地面支持人员:因基地遇袭、过度劳累殉职者亦有数百之众。
故事切入点:镜头跟随一位名叫李悦的年轻女军官,她是“赤龙号”伤亡评估委员会的成员。她的任务是核对一份份阵亡通知书,联系家属。她面对着一个熟悉的名字——她飞行学院的同学,一位优秀的战机飞行员,在一次阻击战中为掩护母舰而牺牲,尸骨无存。她必须强忍悲痛,用最官方的语言向战友的年迈父母解释他们儿子的“英勇事迹”。
美国方面:
太空军:损失更为惨重,尤其是随着“秃鹫号”的沉没,一次性就有超过 5,000名 官兵阵亡或失踪。总阵亡人数高达 11,205人,伤者无数。
故事切入点:通过一位名叫戴维斯的五角大楼文职分析师的视角展现。他负责将前线的伤亡报告汇总成简报送交总统和国会。他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名单,其中有一个是他邻居的儿子,一个开朗的德克萨斯小伙,曾在“秃鹫号”上服役。戴维斯回想起出征前这个小伙子在社区烧烤派对上的笑容,如今只剩下一行冰冷的“KIA”(阵亡)标识。巨大的负罪感和虚无感笼罩着他。
2. 装备损失:钢铁坟场的代价
中国:
主力舰:“赤龙号”重创,需大修至少18个月。1艘“巡天级”护卫舰被毁,2艘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