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形成。
“小周。”江澈忽然开口。
“在!江市长!”周源立刻挺直了腰板,像一杆随时准备出鞘的标枪。
“你去找市档案馆、市博物馆,还有咱们云州大学的校史馆问问,就说我在研究云州近现代工商业发展史,需要一些资料。”江澈的声音不疾不徐,“重点是,找一找,有没有关于清末民初,云州几家着名商号、工厂的老物件。比如,牌匾、印章、账本、或者他们用过的什么有代表性的工具、生活用品之类的。”
周源愣住了。
研究工商业发展史?老物件?
这……这跟盖学校又有什么关系?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台奔腾处理器的电脑,试图去运行一套来自未来的量子计算程序,每一个指令都看得懂,但完全无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目的。
江市长的思维,跳跃得太快了,完全是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但他没有问,一个字都没有问。
他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听不懂的,就是最高指示;看不明白的,就是惊天布局。
自己要做的,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
“好的,江市长!我马上去办!”周源恭敬地应下,转身快步离去,背影里充满了执行神圣使命的庄严感。
办公室里,又只剩下江澈一个人。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车辆。
第一步,舆论造势,已经启动。
第二步,寻找“道具”,已经安排。
那么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第三步——说服那个最大的“角儿”上台,为这场大戏,亲自敲响开场的锣鼓。
他需要赵立春市长的支持。
不,他需要的不是支持,他需要让赵立春“主动”来推动这件事。
江澈回到办公桌前,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市长秘书的号码。
“你好,我是江澈。麻烦问一下,赵市长下午有什么安排?我想过去汇报一下工作。”
电话那头,市长秘书的声音非常客气:“江市长您好,市长下午三点有一个会,四点之后应该有时间。您看四点半可以吗?”
“可以,谢谢。”
挂了电话,江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全新的牛皮纸档案袋,又从桌上抽了一张空白的A4纸,放了进去,然后认真地封好。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开始养神。
脑海里,那个穿着海绵宝宝睡裤的小人,已经把小锤子丢到了一边。他找来了一根长长的杆子,在杆子的尽头,绑上了一根胡萝卜。
然后,他把这根杆子,小心翼翼地,伸向了那三只铁公鸡的头顶。
他要做的,不是砸开它们,而是让它们自己踮起脚,伸长脖子,去够那根看起来很美味的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