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财政的困境,市里拿不出一分钱!

王建国一边说着,一边引着江澈往会议室走,同时不着痕迹地对自己秘书使了个眼色。

秘书心领神会,立刻转身离去。

等江澈和周源在会议室坐下,热茶刚刚捧上来,财政局的几位副局长和预算处、综合规划处的处长,已经抱着一摞摞的文件夹,鱼贯而入,个个面色凝重,如临大敌。

这阵仗,不像是来汇报工作,倒像是来参加一场关于财政赤字的听证会。

江澈看着这番景象,心里跟明镜似的。王建国这只老狐狸,接到他电话时,恐怕就已经做好了全套的预案。

“江市长,您心系教育,体恤民情,我们财政系统的同志们,都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王建国亲自给江澈续上水,语气沉痛地开了口,“不瞒您说,关于聋哑学校的问题,我们不是不重视,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他叹了口气,对预算处处长一点头。

预算处处长立刻站起身,打开投影仪,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张密密麻麻的饼状图和柱状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市长,各位领导,这是我们云州市本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分析。”预算处处长是个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男人,他用激光笔指着屏幕,开始详细解读,“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今年的财政总收入,预计是XXX亿,而刚性支出,包括人员工资、社保、基本运转、债务还本付息等等,就占到了78%。”

“剩下的22%,要用于全市的重点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城市维护、应急储备等方方面面。您看这块,”他指着图表上最大的一块红色区域,“城东快速路项目,这是省里的督办工程,明年必须通车,资金缺口还有3.2个亿;这块蓝色区域,是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到创文创卫的硬指标,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还有这块绿色的,是城西湿地公园的二期工程,这是赵市长亲自抓的生态项目……”

一个处长讲完,另一个处长接着讲。

他们用最详实的数据,最专业的术语,最严谨的逻辑,向江澈描绘了一幅“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生动图景。每一分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每一个项目都事关重大,每一个缺口都嗷嗷待哺。

整个会议室里,只听得见他们引经据典的汇报声和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周源坐在江澈身后,听得手心冒汗,后背发凉。

太详实了,太有说服力了。在这种铁一般的数据面前,任何“讲情怀”、“讲责任”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他甚至开始觉得,自己这边要求立刻拨款建学校,是不是真的有点“不顾大局”、“强人所难”了。

他偷偷观察江澈,发现江市长从头到尾都只是安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不点头,也不摇头。他修长的手指,在面前的茶杯壁上,无意识地、缓慢地划着圈。

那份超乎寻常的镇定,让周源纷乱的心,莫名地安定了下来。

终于,长达一个小时的“困难汇报会”结束了。

王建国清了清嗓子,做最后总结:“江市长,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们财政局,就是个大管家,米只有这么多,怎么下锅,得统筹兼顾,分个轻重缓急。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我们心疼,但市里几百万市民的吃喝拉撒,我们更得兜底。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江澈身上。

江澈终于停止了划圈的动作,他抬起眼皮,目光在王建国和几位处长脸上缓缓扫过。

他的眼神很平静,却让接触到他目光的人,心里莫名地一突。

“各位辛苦了。”江澈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市里的困难,我了解了。财政局的难处,我也理解。”

王建国和一众手下心里都松了口气。看来这位年轻的副市长,还是讲道理的。

然而,江澈的下一句话,却让他们刚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我只有一个问题。”江澈的目光,落回到那张还没关闭的PPT上,上面是色彩斑斓的饼状图,“我看到,今年市容整治的预算里,有一笔八百万的专项资金,用于更换主城区几条主干道的景观花卉。我想问一下,这个花,是必须今年就换吗?它比孩子们教室的屋顶,更重要吗?”

整个会议室,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预算处长的额头上,一下子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王建国的脸上,那职业性的笑容也僵住了。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

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划开了他们用无数数据和报告包裹起来的、温情脉脉的“客观困难”的外衣,直接戳到了那个最根本、也最无人敢于直面的问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