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周书记的“迪化”:他不是说梦话,他是在点拨我!
周国华那双按在江澈肩膀上的手,温热而有力,像两把铁钳,将江澈牢牢地固定在原地。那句“谢谢你”,每一个字都像滚烫的烙铁,印在了江澈的心上,烫得他一个激灵,混沌的脑子彻底清醒了。
完了。
这是江澈脑海里唯一的念头。
他看着周国华那双灼灼放光的眼睛,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沉稳和疲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兴奋,一种寻到了屠龙之术的将军才有的神采。江澈感觉自己不是被县委书记按着,而是被一头苏醒的雄狮抓住了。
“书记,我……我刚才……”江澈的喉咙发干,他试图解释,试图挽回,“我刚才可能是太累了,有点犯迷糊,说的都是胡话,您千万别当真。”
“胡话?”周国华非但没有松手,反而加重了力道,他摇了摇头,脸上是一种“我早已看穿一切”的笑容,“小江,在我面前,就不用藏了。有些话,的确不适合在桌面上讲,用这种方式说出来,我懂。”
你懂?你懂什么了?
江澈内心在疯狂呐喊,他感觉自己和一个刚刚接收到外星信号的人产生了严重的沟通障碍。他说的明明是汉语,可书记理解的,似乎是某种来自高维空间的加密信息。
周国华松开手,重新在办公室里踱步,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步履间都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劲风。
“卖空气……”他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多么形象,多么大胆,又多么精准!我们这些老脑筋,天天盯着林场的木材,盯着那些树能卖多少钱,算来算去都是一笔亏本账。为什么?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看错了林场的价值!”
他的目光扫过一旁已经彻底石化的陈建军:“老陈,你觉得林场最值钱的是什么?”
陈建军还沉浸在“卖空气”的震惊中没有回过神来,被周国华这么一问,下意识地答道:“是……是那些几十年的红松林?”
“错!”周国华一挥手,斩钉截铁,“最值钱的,是那几十万亩林地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它每年吸收掉的巨量二氧化碳,是它涵养的水源,是它净化的空气!这些东西,以前我们觉得是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现在,时代变了!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指标,变成真金白银!”
周国华的脑海中,那次在省城座谈会上,那位京城专家的话语,与江澈刚才那句迷糊的“卖空气”完美地重合、发酵,酿出了一坛让他通体舒泰、醍醐灌顶的绝世美酒。
他想通了。
他彻底想通了江澈的“良苦用心”。
这小子,为什么不用一份报告,或者一次谈话,来提出这个惊世骇俗的想法?
因为他知道这个想法太超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