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知道,只要他稍微流露出一点“灵光一闪”或者“深思熟虑”的痕迹,就彻底坐实了“天才”的名号。
他必须把这次“神来之笔”,解释成一次彻头彻尾的“意外”。
“报告陈部长,关于这件事,其实是个误会。”江澈的表情变得更加“诚恳”和“憨厚”,“我当时根本没什么成熟的想法。那天开会,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我听得有点……有点犯困,脑子也迷迷糊糊的。领导突然点我的名,我一下没反应过来,就把心里下意识冒出来的一句话给说出来了。”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赧然:“说出来怕您笑话,我当时想的就是,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没想到,李镇长他们格局高,站位高,从我这句不着调的胡话里,提炼升华出了‘一桥双景’这么好的一个思路。所以,这个功劳真的不是我的,是领导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我顶多算是在旁边……不小心碰响了一个音符。”
这番解释,堪称“自污”的典范。
江澈把自己形容成了一个开会打瞌睡、满嘴跑火车的愣头青。他相信,任何一个正常的领导,听到这番话,都会对自己“天才”的印象大打折扣。
然而,他低估了“迪化”的强大力量。
陈副部长和身边的同事对视了一眼。
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面对足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巨大功劳时,非但没有居功自傲,反而用一种近乎自嘲的方式,拼命地将功劳往外推。
他不是在解释,他是在掩饰!
他越是说自己是“犯困”、“胡话”、“不小心”,就越是印证了孙大海书记那句“无欲则刚”的评价!
这哪里是愣头青?这分明是看透了名利,不愿被俗务缠身的真人风骨!
陈副部长心中,对江澈的评价,又悄然上了一个台阶。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能力,更有心性!这在体制内,比能力本身更稀有,更可贵!
“嗯,很谦虚,这是个好品质。”陈部长的语气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那我们再聊聊别的。你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终于问到这个了!
江澈精神一振,这是他准备的“躺平宣言”的最终章,也是他认为最能让考察组对自己失去兴趣的杀手锏。
他沉吟片刻,仿佛在认真思考,实则是在背诵早已烂熟于心的台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