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交通局长的赞赏,这个方案有水平!

县设计院总工程师刘建国的电话,像一颗投入青龙镇政府这潭浑水中的深水炸弹。

接电话的是党政办新来的一个大学生,听到电话那头自报家门“县设计院刘建国”,他握着话筒的手都抖了一下。刘总工在县里的建设系统可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平时乡镇干部想见他一面都难。

“喂!我是县设计院的刘建国!我问一下,你们那个‘一桥双景’的方案,是谁?究竟是谁想出来的?”

刘总工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急切和一种专业人士特有的兴奋,震得小年轻耳朵嗡嗡作响。

“啊?刘……刘总工您好!”小年轻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方……方案?我……我不知道啊,我给您找我们领导!”

他几乎是落荒而逃地冲向了镇长办公室,一边跑一边喊:“李镇长!县设计院的刘总工来电话了,指名要问方案的事!”

正在办公室里奋笔疾书,试图将江澈的“核心思想”拔高到执政哲学层面的李卫国,闻言笔下一顿,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果然如此”的豪情。

来了!连刘总工这种眼高于顶的老专家都被惊动了!

江澈同志这一手,果然是石破天惊!

他稳了稳心神,接过电话,语气沉稳而谦逊:“喂,刘总工,我是李卫国啊。”

“李镇长!”刘建国在那头显然更激动了,“我也不跟你绕圈子了,你们那个方案,我看了!太绝了!我搞了一辈子设计,从来没见过这么有灵性的构思!我就想知道,这是哪位高人的手笔?是市里请来的专家吗?”

李卫国听着电话里传来的盛赞,嘴角的笑意几乎压抑不住,但他深知,高人是不会愿意暴露自己的。他必须替江澈守住这份“淡泊名利”。

“刘总工您过奖了。”李卫国轻咳一声,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官方腔调,“这个方案,谈不上是哪一位高人的手笔,主要还是市领导高屋建瓴的指示精神给我们的启发。我们镇领导班子也是在孙书记的带领下,集体讨论,反复酝酿,最终才形成了这么一个初步的构想,还很不成熟,要请刘总工你们这些专家多多把关啊。”

一套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了上级,又体现了集体功劳,顺便还谦虚了一把。

电话那头的刘建国却沉默了。

集体智慧?

他才不信!这种神来之笔一样的创意,怎么可能是七嘴八舌的“集体”能讨论出来的?这背后一定有一个灵魂人物!青龙镇这位李镇长,分明是在保护那位高人!

越是这样,刘建国心里就越是敬佩。

不光方案做得有水平,连这为高人保密的姿态都做得这么有水平!

“我明白了,李镇长。”刘建国肃然起敬,“我不多问了。这个方案,原则上我完全同意!细节上,我马上带人下去跟你们对接,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成我们清溪县的标杆工程!”

挂了电话,李卫国长舒一口气,只觉得浑身通泰。

他立刻起身,拿着那份方案,敲开了孙大海办公室的门。

“书记,县设计院的刘总工亲自打来电话,对我们的方案大加赞赏,说要带队下来,帮我们把它打造成标杆工程!”

孙大海正叼着烟,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的喜色一闪而过。

“好!好啊!”他一拍桌子,“我就知道,小江这一招,绝对是高棋!”

……

县交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