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办公室里的传真机发出“嘀嘀嘀”的声响,开始工作。一张纸,缓缓地、带着一种宣判死刑般的仪式感,从机器里吐了出来。
李卫国走过去,将那张还带着温度的纸拿了起来。
纸上只有寥寥数行字,最上面是《安阳日报》那篇文章的复印件,下面是一行龙飞凤舞的批示,字迹苍劲有力,锋芒毕露。
“保护与发展理应并重,不可偏废。经济建设要上台阶,文化根脉更不能断。请清溪县委县政府妥善处理,拿出一个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方案来。”
落款是“赵启明”,安阳市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卫国拿着这张纸,感觉它有千钧之重。
赵副市长的批示,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全盘否定项目,也没有直接批评个人,但字里行间的意思,却比直接的命令更加要命。
什么叫“保护与发展并重”?
什么叫“文化根脉不能断”?
什么叫“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方案”?
翻译过来就是:桥,绝对不能拆。项目你们想搞,可以,但必须在不拆桥的前提下搞。至于怎么搞,你们自己想办法。反正,再出一点幺蛾子,就不是我这个副市长批示了,而是市纪委的同志来找你们谈话了。
“完了……”孙大海看着那张批示,整个人都瘫坐在了椅子上,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灵魂。
这个批示,直接把他们逼到了一个死胡同里。桥不拆,路就得改道。改道,就要重新勘测、设计,涉及更多的征地和拆迁,项目成本至少要翻一倍,而且工期大大延误。县里批下的那点项目资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是他们当初力排众议,拍着胸脯跟县里保证能拿下的。现在项目黄了,他们不仅在镇里威信扫地,在县领导那里,也成了言而无信、办事不牢的无能之辈。
进,是万丈悬崖;退,是无底深渊。
“书记,现在怎么办?”李卫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哀求。
“我怎么知道怎么办!”孙大海暴躁地挥了挥手,“当初是你说的,用‘拖字诀’!现在好了,拖出事来了吧!你不是能耐吗?你再想个办法啊!”
到了这个地步,曾经亲密无间的搭档,也开始互相埋怨。
李卫国被噎得满脸通红,却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他颓然地坐在沙发上,掏出烟,手抖得连火都点不着。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沉寂。
……
外面的党政办,气氛同样压抑。
所有人都从两位领导的失态中,嗅到了风暴来临的气息。大家噤若寒蝉,连敲击键盘的声音都放轻了许多。
只有小李,还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他凑到江澈身边,压低了声音,用一种发现新大陆的语气说:“江哥,我好像明白为什么孙书记和李镇长这么生气了。”
江澈眼皮一跳,心想你可算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