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政绩的诱惑,领导班子集体“失明”!

两人一唱一和,一番话有理有据,充满了“为了大局”的凛然正气。

那名委员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默默地点了点头。

是啊,书记和镇长说得对。跟全镇的发展大计比起来,一座桥算得了什么?自己刚才的想法,太小家子气,太没有格局了。

会议室里最后一点疑虑的阴云,被这番话吹得烟消云散。所有人的思想,迅速统一到了“拆桥建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高度上来。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在自己的领导下,青龙镇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而他们,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英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即将创造历史的豪迈感,让他们对那座古桥最后的一丝留恋,也彻底消失了。

它不再是一座有四百年历史的古迹,而是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一个必须被搬开的障碍物。

在巨大的政绩诱惑面前,整个领导班子,陷入了一种集体的“失明”。他们只看得见新路带来的光明前景,却看不见古桥背后承载的历史与文脉。

“好,既然大家统一了思想,那我们就举手表决。”孙大海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同意拆除济安桥,全力推进新桥建设方案的,请举手。”

“刷”的一声。

会议室里,十几只手臂,毫不犹豫地高高举起,像一片茂盛的、充满了生命力的树林。

全票通过。

孙大海的脸上,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他仿佛已经听到了挖掘机的轰鸣声,和新桥落成时,剪彩的掌声与欢呼声。

……

与此同时,党政办那间最角落的办公室里。

江澈对会议室里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

他正对着一张摊开的清溪县地图发呆。

那座被领导们宣判了死刑的济安桥,在地图上,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点。

他已经想好了自己的计划。

对付孙大海这群被政绩冲昏了头脑的“实干家”,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你跟他们讲文化,讲历史,他们跟你讲发展,讲经济。

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比他们更“不讲理”的人。

一个能用他们听不懂的“语言”,从他们无法反驳的角度,来降维打击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