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老兵张国栋的绝望,江澈的“偶遇”!

说到这里,江澈停顿了一下,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惋惜的表情:“当时我也劝他,我说你这样不行。你这一闹,动静是大了,可也把事情弄成了僵局。你想想,你把整个厂子、甚至整个县的脸都给打了,人家就算知道你是对的,为了面子,能痛痛快快地给你解决吗?本来是个经济纠纷,你一上访,就变成了政治问题,那水可就深了。”

张国栋的嘴唇紧紧抿着,放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攥成了拳头。江澈的每一句话,都像小锤子一样,敲在了他的心坎上。

“那我那个朋友不服气,问我那该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江澈笑了笑,眼神里透出一丝过来人的智慧,“我跟他说,咱们得相信组织,但不能光指望组织。组织是个大机器,有时候转得慢,有些零件生了锈,你得想办法给它上点油,还得把那颗生锈的螺丝给指出来。”

“怎么指?”张国栋终于忍不住,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江澈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他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我让他别去闹,回家去,把所有的事情,来龙去脉,时间、地点、人物,还有那个主任是怎么克扣他的,怎么威胁他的,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写得越详细越好,证据越清楚越好。然后,匿名寄给县纪委。你记住,不是去告状,而是去陈述事实,让事实自己说话。”

江澈看着张国栋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说,蛀虫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吵闹,是阳光。你只要想办法,把一缕阳光照进那个黑暗的角落,里面的魑魅魍魉,自然会有人来收拾。组织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是有时候被灰尘蒙住了,你得帮它吹口气。”

“后来呢?”张国栋追问道,他的呼吸已经有些急促。

“后来?”江澈摊了摊手,表情轻松,“后来,我那朋友就把信寄出去了。一个星期后,他什么都没干,班也没耽误上,就听说县纪委的工作组直接开进了水泥厂,把那个车间主任连同几个管事的,一锅端了。安置费,一分不少地补给了他。事情解决了,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故事讲完了。

江澈没有再多说一个字。他知道,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足够了。

张国栋站在原地,像一尊雕塑,久久没有动弹。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原先的绝望和决绝正在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光芒,有震惊,有思索,更有重新燃起的一丝希望。

他是一个兵,他比谁都相信组织。只是这些天的遭遇,让他的信念蒙上了厚厚的灰尘。而江澈的这番话,就像一阵春风,吹开了他心头的迷雾。

是啊,自己是去讨个公道,不是去当一个让组织难堪的“访民”。

许久,张国栋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那口气仿佛带走了他胸中所有的郁结。他转过身,对着江澈,郑重地点了点头,那是一个老兵表达谢意的最高方式。

“小伙子,谢谢你。”

他没有再多说,只是转过身,迈着依旧挺拔但明显轻松了许多的步伐,朝着来时的方向,一步步地走了回去。

看着张国栋远去的背影,江澈终于松了口气。一场即将爆发的危机,被他用一个故事消弭于无形。

他心情大好,转身准备回单位继续享受他的摸鱼时光。可就在他转身的瞬间,眼角的余光不经意地扫过街对面的一个巷口。

一辆黑色的帕萨特,静静地停在那里的阴影中。

那车牌号,江澈再熟悉不过了。

青龙镇二号车,镇书记孙大海的座驾。

江澈的心,猛地一沉。车窗玻璃贴着深色的膜,看不清里面的人。但江澈能感觉到,有一道锐利的目光,正透过那层薄薄的玻璃,穿过喧闹的街道,牢牢地锁定在自己身上。

他脸上的轻松笑容,瞬间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