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棋盘边的交锋,举报信悄无声息地抵达
周四。
金陵的冬天,湿冷刺骨。省委政研室的暖气开得很足,空气中漂浮着文件纸张和墨水混合的干燥气味。
陈默的办公室里,一切如常。桌上的文件堆放得整整齐齐,泡好的茶水冒着袅袅热气,他本人则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像是在午后小憩。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每一根神经都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他的意识深处,仿佛有一个巨大的沙盘,沙盘的中心,就是省委大院后方那栋不起眼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沙盘上,一个代表着司机刘栋的微小光点,正载着一个代表钱副厅长的光点,沿着预定的路线,缓缓驶向目标。
而另一个更加明亮,代表着林建城的光点,早已在活动中心内静静等待。
两个小时前,他与刘栋完成了唯一一次通话。电话里,他没有说任何多余的话,只是将需要传递的信件内容,逐字逐句地念了一遍,并让刘栋复述确认。
他没有寄出实体信件。
任何一张纸,一支笔,一个信封,都可能在未来的调查中,成为追溯源头的物证。最安全的传递方式,就是让证据本身,只存在于人的记忆和口头转述之中。
刘栋的任务,不是递信,而是“传话”。他需要在今天下午,找到一个独处的机会,将这段话,一字不差地,亲口告诉林建城。
而那套紫檀木棋盘,只是一个创造这个“独处机会”的道具。
“陈老师,这份关于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材料,您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新来的同事小李,抱着一叠文件,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口。
陈默睁开眼,眼底没有任何情绪波澜,仿佛真的刚从一场酣睡中醒来。他接过文件,目光落在纸页上,声音平稳:“写得不错,逻辑清晰,数据也引用得很扎实。就是第三部分的政策建议,可以再大胆一点,不要局限于现有的框架。”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红笔,在文件上圈点勾画,动作流畅而专注。
小李连连点头,脸上满是崇拜。他完全不知道,眼前这位温和指点自己的领导,此刻正遥控着一场足以颠覆江东官场的风暴。
时钟的指针,指向下午两点半。
一辆黑色的奥迪A6,平稳地停在省委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门口。
司机刘栋下车,拉开后座车门。前省国土厅副厅长钱学义,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慢悠悠地走了下来。
“小刘,把我的宝贝疙瘩拿上。”钱老头吩咐道。
“好嘞,钱厅长。”刘栋应了一声,从后备箱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包裹着厚厚绒布的红木盒子。
盒子里,是钱老头视若珍宝的紫檀木棋盘和玉石棋子。
刘栋抱着盒子,跟在钱老头身后。他的手心在冒汗,绒布的触感都变得有些湿滑。他当过侦察兵,执行过更危险的任务,但没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让他心跳如鼓。
石刚和老班长马庆国的话,还在他耳边回响。
“栋子,这次的事,是给陈镇长办事。是给咱们所有青石镇老兵的恩人办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不是在执行一个阴谋,他是在为恩人传递一个公道。
活动中心里温暖如春,三三两两的老干部正在打牌、看报,一派祥和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