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官不大,派头却不小。

一顶青呢小轿,前后四名随从,轿子落在工地前,下来一位中年官员。他面容清癯,双目狭长,下轿后便背着手,一脸审视地打量着热火朝天的运河工地,眉宇间透着一股天然的倨傲和挑剔。

“来者是都察院的左佥都御史,孙浩。”陆柄在朱平安耳边低语,“此人以‘铁面无私’闻名京城,是四皇子朱承岳的门生。”

四哥的人。朱平安嘴角微微上扬,这块骨头,啃起来才有意思。

不等孙浩开口发难,朱平安已经大步迎了上去,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惊喜和热情:“哎呀!是孙御史大驾光临!本王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他这番操作,直接把孙浩准备好的一肚子质问给堵了回去。孙浩本想以雷霆之势,杀瑞王府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对方非但不阻拦,反而大开中门,笑脸相迎。他准备好的雷霆,仿佛一拳打在了松软的棉花上,说不出的憋闷。

“瑞王殿下客气了。”孙浩干巴巴地回了一句,努力维持着自己“铁面御史”的威严,“本官奉旨巡查地方,听闻景云有‘祥瑞’出世,特来查证。”

“查证?”朱平安笑得更灿烂了,“孙御史说笑了!此乃天降祥瑞,福泽我泰昌,您是朝廷的钦差,来此是为做个见证!来人,快,请孙御史到神碑前一观!”

孙浩被朱平安的热情裹挟着,一路被“请”到了那块石碑前。

此刻的石碑,早已被清理干净,周围用黄绸围起,四角点了高香,俨然一副圣物模样。数十名锦衣卫如标枪般矗立四周,神情肃穆,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朱平安指着石碑,满脸“虔诚”地对孙浩介绍:“孙御史请看,就是此物!我等开河至此,忽见霞光万道,瑞彩千条,此碑便破土而出!此乃我父皇圣德感天动地,方有此兆啊!”

说罢,他对着周围高声喊道:“来啊,将神碑拓印一份,赠予孙御史,让御史大人将这份天大的祥瑞,带回京城,献给父皇!”

立刻有专人上前,铺纸、上墨、拓印,动作娴熟,显然是早有准备。

周围被吸引过来的民夫和百姓,在几个“领头人”的带动下,也跟着振臂高呼起来:

“天佑泰昌!河伯献瑞!”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场面无比“和谐”,无比“正能量”。

孙浩站在那,手捧着还带着墨香的拓片,整个人都有些发懵。

他想象过无数种场景:朱平安惊慌失措地销毁证据,或者负隅顽抗,将自己拒之门外。他连如何义正词严地破门而入,搜出“龙碑”的腹稿都打好了。

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所有的准备都成了笑话。

这个六皇子,不但不藏,反而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已经不是胆大包天了,这简直是疯了!他难道看不出这碑文里要命的杀机吗?

就在孙浩百思不得其解时,狄仁杰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对着孙浩拱了拱手,一脸“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