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晚内心:这正是我想要的!有了国家层面的背书和安全保障,奥丁的威胁将大大降低。至于责任和底线,与我的目标完全一致。)
“请领导放心!”林晚晚语气坚定,“‘启明’的初心,就是用科技造福社会。所有的核心技术,都将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所有的成果,都愿意在国家需要时,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会谈在友好而充满信任的氛围中结束。林晚晚知道,她成功地迈出了关键一步。“启明”和“萤火素”项目,被纳入了一个更宏大、更安全的体系之内。
“长城计划”与“萤火”加速
随后,一个代号“长城”的、由国家相关部门主导的、针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保障与支持机制,开始悄然运作。“启明”作为首批入选企业,获得了来自顶层设计的无形护盾。之前若隐若现的某些针对“启明”供应链和海外业务的刁难,很快销声匿迹。奥丁资本的政治游说,在国内坚固的“长城”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迈克尔·索伦森在给总部的报告中无奈写道:…对方已获得更高层面的明确支持,我们的施压手段基本失效。建议调整策略…)
获得了安全环境和资源支持的“萤火”项目,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通道。更多的顶尖科研人员(经过严格政审)被秘密补充进来,最先进的实验设备迅速到位,与国际接轨的GLP(良好实验室规范)标准的临床前研究中心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建。
林晚晚肩上的压力并未减轻,反而更重了。她不仅要掌控全局,还要继续作为“萤火”项目的“灵感核心”,不断引导和挖掘那些来自“林晚”记忆深处的知识宝藏。她与“林晚”记忆的融合似乎也因此加深,有时在实验室里,她会下意识地做出一些连自己都惊讶的、极其专业和精准的操作判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项目组一位新来的老教授私下感叹:林总在生物化学领域的直觉和洞察力,简直不像个企业家,倒像个沉浸此道几十年的顶尖学者…)
新的涟漪:沈怀安的抉择
就在一切看似步入快车道时,海外传来了苏晴的消息。沈怀安即将年满三岁,到了需要接受系统早期教育的年龄。苏晴再次委婉地提出,希望孩子能有机会回国,在中文环境和中华文化氛围中成长一段时间,哪怕只是短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