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废弃运河区,深夜。
一支由“启明”秘密雇佣、背景干净的外部环境检测团队,凭借“镜海”模型提供的精确坐标,在夜色的掩护下,对目标区域进行了谨慎的深层土壤和沉积物采样。整个过程如同手术般精准、安静,未引起任何注意。
几天后,加密的检测报告被送到了林晚晚的案头。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采样点确实检测到了微量的、与第七中学实验室事故中涉及试剂相关的特定化学物质残留,浓度虽低,但特征明确。更重要的是,同时检测到了一种当年事故记录中未曾提及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残留,其降解产物显示出异常的生物惰性和环境持久性。
(环境专家在报告中备注:这种未知化合物(暂编号X)非本地常见工业或生活污染源,其原始形态可能具有高度特异性,建议进行更深入的毒理学和溯源分析。)
(林晚晚内心:未知化合物X…当年的事故报告果然被篡改或隐瞒了关键信息!这很可能就是‘林晚’真正接触到的、或者她试图合成的物质?这就是她招致杀身之祸的关键?)
这个发现,如同在深不见底的黑暗潭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它不仅证实了当年非法倾倒和掩盖行为的存在,更指向了一个可能被隐藏得更深的、关于某种特殊物质或技术的秘密。秦老先生笔记本中提到的“林晚”与“康安”人员接触索取“新型实验材料”的记录,与此形成了骇人的呼应。
(林晚晚内心:康安生物…赵永康…魏昌明…他们到底在掩盖什么?仅仅是为了‘康肽一号’的专利,还是…这背后涉及了更危险、利益更大的东西?)
她感到脊背发凉,仿佛能感觉到一张比想象中更为庞大、也更为危险的网,正在过去的尘埃中缓缓浮现。
记忆的拉锯与专家的诊断
与此同时,林晚晚自身的状况并未好转。记忆的闪回开始变得更加具体,甚至带有强烈的躯体感受。有一次,她在听取“星辉”AI医疗项目的汇报时,突然清晰地“闻到”一股刺鼻的氨水混合着某种奇特植物汁液的气味,同时指尖传来一阵灼烧般的刺痛感,让她瞬间脸色发白,几乎失态。
(项目负责人关切地问:林总,您没事吧?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林晚晚内心:是实验室试剂的味道…还有…是那未知化合物X吗?这感觉太真实了…)
她意识到,这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状态和判断力。在周薇的强烈建议和安排下,她秘密会见了一位顶级的、以擅长处理复杂创伤和 dissociation(解离)症状而闻名的心理医生。
在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深入评估和交谈后(林晚晚自然隐去了穿书的部分,只强调了近期频繁出现的、不属于自己经历的“记忆碎片”和感官异常),医生给出了初步判断。
“林女士,根据您的描述,这非常像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深度的‘躯体形式解离障碍’。”医生语气严肃,“通常源于个体在成长早期经历过的、无法承受的重大创伤或身份否定。这些被压抑的记忆和与之绑定的感官体验(嗅觉、触觉等),会在特定的应激源或安全感建立的后期,以碎片化的形式‘回流’,试图被主体认知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