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爷子派人送来的资料,被林晚晚带回了公寓内那间由专业团队打造、具备顶级安保措施的私密书房。她没有让任何人经手,亲自用一台不联网的专用设备打开。
资料的内容,即便是以林晚晚穿越而来、拥有“预知”优势的眼光来看,也堪称惊艳。里面详细列举了沈氏集团旗下三家看似不起眼、实则技术壁垒极高的子公司:一家专注于生物可降解新材料,一家拥有独特的工业物联网底层架构技术,还有一家,竟然在早期脑机接口的某个细分应用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林晚晚内心:沈默这个蠢货!他眼里只有那些能快速带来巨额利润和风光场面的光伏、地产,却把这些真正代表未来的金子当成了石头!沈老爷子藏得可真深……)
这些公司和团队,因为不符合沈默激进求快的战略,或被边缘化,或被要求转向来钱快的“应用”领域,导致核心研发进展缓慢,团队核心人员也颇有怨言。如今沈氏崩塌在即,这些技术和团队,就像散落在废墟上的明珠,随时可能被掩埋,或者被其他识货的人捡走。
沈老爷子提出的“剥离”方案,非常详尽且具备可操作性,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专业人士的精心设计。他愿意以远低于其潜在价值的“白菜价”,将这些资产“转让”给林晚晚指定的、与沈氏明面上毫无关联的第三方主体,甚至可以帮助完成核心团队的转移和安抚。
条件,依然是他昨天提出的那两个。
巨大的诱惑,如同伊甸园的禁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一旦成功接手并消化这些资产,“启明资本”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公司,而是真正拥有了能够影响行业格局的硬核技术和实体根基,一步跨越可能需要十年才能走完的道路。
(林晚晚内心: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但越是诱人的馅饼,越可能包裹着致命的毒药。)
风险同样显而易见。首先,操作过程的保密性。如此大规模的资产转移,想要完全瞒过监管和众多虎视眈眈的对手,难度极大,一旦泄露,林晚晚和“启明”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法律风险。其次,接手后如何整合。这些团队长期受沈氏文化影响,能否真正融入“启明”的体系?会不会成为不稳定因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苏晴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这是一个长期的、不可控的变量。照顾她们,意味着要与沈家产生持续不断的隐性联系,这如同在身边埋下一颗不知道何时会引爆的炸弹。
林晚晚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她在书房里踱步,权衡着利弊得失。理智告诉她,风险太高,应该拒绝。但内心深处那股想要更快、更稳地站上顶峰的野心,又在不断地怂恿她接下这个危险的赌局。
(林晚晚内心:富贵险中求……沈老爷子敢赌上沈氏最后的精华,我难道不敢接下这个挑战吗?)
几天后,一场由本地商会牵头举办的高规格行业论坛暨晚宴,在市中心的地标酒店举行。这是沈氏出事后的第一次大型公开商业活动,吸引了无数目光。所有人都想看看,在新的格局下,各方势力会如何表现。
林晚晚自然在受邀之列,而且位置被安排在了相当靠前的主桌附近,与陈老、顾言之以及几位新晋的行业领袖同席。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她已经被这个顶级的圈子所接纳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