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草堂三策

草堂内,茶香袅袅,却弥漫着一种远超闲谈的凝重气氛。

面对许贯忠那穿透人心的目光,刘备慨然长叹,声音中充满了沧桑。

“世事变迁,宛若大梦一场。王某亦是历经一番生死…方才顿悟前非。”

他轻轻一笔带过,语气沉痛而显得真诚。

“梁山虽小,却是天赐之基业。八百里水泊烟波浩渺,足可拥险自守;周边州县百姓苦贪官污吏久矣,此乃我等立足之根基。然某深知,若只苟安于此,打家劫舍,纵能一时快活,也不过是一伙稍大些的草寇,终难逃覆灭之局!”

他目光炽热,紧紧看向许贯忠。

“请问许兄,梁山真正之出路,究竟在何方?王伦愚钝,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这便是刘备的作风,求贤若渴,不耻下问。

许贯忠被刘备这番毫不掩饰的真诚与恢弘气度深深打动。

“王头领既以诚相待,贯忠便冒昧直言,姑妄言之。以梁山眼下,不外三条路。”

他沉吟良久,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仿佛在推演天下棋局。

“其一,乃下策。”

许贯忠语气平淡,眼中闪过一丝看透世情的睿智。

“便是如头领方才所言,满足于打家劫舍。纵能一时快活,然无纲领,无大义,无宏图,实则坐吃山空。若朝廷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封锁水陆,困守孤岛,则外无粮草,内生动摇,败亡之日可期。此乃取死之道。”

刘备神色凝重,微微颔首,林冲更是屏息凝神,心中震撼不已。

“其二,乃中策。”

许贯忠继续道,声音压低了些。

“便是走那边镇节度使的路子,竭力扩大声势,以待朝廷招安,博个封妻荫子。然……”

随后,他话锋一转,目光却如炬火般灼灼生辉。

“头领请想,即便招安成功,麾下兄弟不过是官军眼中戴罪立功的弃子,朝廷心中随时可弃的棋子。蔡京,高俅之流,岂能容你等安然坐大?最终免不了被鸟尽弓藏,或是被驱赶至边陲与辽金死战,耗尽心血。此乃为人作嫁,不得自主。”

刘备听得频频点头,目光锐利,这正是他内心深处最为警惕和排斥的道路!

林冲已是惊讶得目瞪口呆,他虽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却从未听过有人能将天下大势,绿林前途剖析得如此透彻清明,心中暗叹,这大概就是所谓大隐隐于市的国士之才吧!

“其三!便是上策!亦是头领方才所言,挽天倾之策!”

许贯忠声音压得更低,然,字字千钧。

“还请先生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