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暗流涌动

苏晚低头给孩子拆旧布,一股腐坏的气味扑面而来,冲得她眯起了眼睛。她皱了皱眉,蘸了盐水,轻轻擦拭着伤口,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专业。她抬头对孩子的娘说道:“脓水得引出来,可能有点疼。”

“苏大夫您尽管治!” 妇人紧紧攥着孩子的手,手心里全是汗水,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却充满了信任。“俺信您!”

直到月上柳梢,银色的月光如轻纱般洒在大地上,最后一个病人方才离开。苏晚揉着发僵的脖颈,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她正想烧壶热水,缓解一下疲劳,突然,院墙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那声音轻微而又诡异,仿佛是鬼魅在悄悄靠近。

“苏大夫。” 顾昭的声音裹着夜露的凉意,如同从遥远的夜色中飘来。

苏晚抬头,透过窗户,只见他静静地立在葡萄架下。玄色的暗卫服在月光的映照下,被染成了银灰色,仿佛是夜的使者。腰间的腰牌闪着幽光,那是皇帝亲赐的 “影” 字牌,只有暗卫统领才有,象征着无上的荣耀与权力。

“怎么不从正门进?” 苏晚轻轻掀开窗户,药香混着他身上的松木香瞬间涌了进来,让人心旷神怡。“魏叔的狗眼尖得很。”

“他在门口打盹。” 顾昭抬了抬手,肩上搭着一个青布包袱,那包袱看起来有些沉甸甸的。“给你带了东西。”

苏晚翻出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下去。接过包袱时,她触到他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剑留下的痕迹,粗糙而又充满力量感。她打开包袱,只见雪参、血竭、金疮花整整齐齐地码在里面,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药材。在最底下,压着一张泛黄的纸。“这是……”

“太医院刘院正的批注。” 顾昭指了指纸上的蝇头小楷,那字迹工整而又飘逸。“他说你用的石膏固定法虽不合古方,却暗合《黄帝内经》里‘骨正筋柔’的要旨。”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眼下的青黑上,眼中满是关切。“宫里有人开始注意你了。有人想借赵德昌的手压你,也有人……” 他指尖轻轻叩了叩那张纸,“想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

苏晚捏着那张纸,能感觉到体温透过纸背渗进来,仿佛感受到了刘院正的认可与鼓励。她忽然想起白日里赵德昌学徒那副吃瘪的模样,嘴角忍不住翘了翘:“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嘴硬,还是我的法子硬。”

顾昭望着她眼里跳动的星火,那是一种坚定与自信的光芒,他喉结动了动,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他转身要走,又突然停住脚步:“最近别单独出门。赵德昌昨日去了兵部侍郎府。”

“知道了。” 苏晚攥紧包袱,目送他的身影逐渐融入夜色,直到那一抹玄色完全消失在黑暗之中。

葡萄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夜的故事。远处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 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回荡,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

第十日清晨,阳光明媚,医馆外的青石板被无数双脚踩得发亮。张大锤站在中间,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左手稳稳地扶着铁砧,右手悬在小铁锤上方,肌肉紧绷,额角的汗大滴大滴地往下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他的喉咙里发出闷哼:“苏大夫,我…… 我能行么?”

“能。” 苏晚站在他身侧,目光紧紧盯着他缠着石膏的右臂,眼神中充满了鼓励与信任。“你前日能举,昨日能攥,今日就能敲。”

围观的百姓都屏住了呼吸,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大锤身上,等待着见证奇迹的一刻。

张大锤闭了闭眼,仿佛在给自己鼓足勇气,随后猛地落下锤子 ——“当”!清脆的响声惊飞了檐角的麻雀,那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他猛地抬头,眼眶红得像要滴血,激动地喊道:“我能用了!我能用了!”

人群瞬间爆发出欢呼,那声音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

红脸汉子兴奋地拍着大腿,喊道:“苏大夫神了!我家小子的腿现在能下地走了!”“我家闺女的手也不麻了!” 七嘴八舌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对苏晚医术的赞歌。

苏晚望着张大锤手里的铁锤,紧绷了十日的神经终于松了些,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 这法子,总算站住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