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在车间里转了一圈,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主要生产设备都被破坏得很专业,显然是懂行的人干的。
现在厂里还有多少技术工人?王超问马清波。
在册职工二百八十六人,真正懂技术的不到三十人。马清波翻着手中的花名册,原来的工程师、技术员,有七个因为涉案被抓,剩下的也都人心惶惶。
王超沉思片刻:马厂长,我想找几个老师傅单独谈谈,了解下具体情况。
没问题。马清波很支持,需要我陪同吗?
不用,您先忙。
王超在刘师傅的引荐下,找到了几位在厂里干了十几年的老工人。他们在车间角落找了个安静地方,王超开门见山:各位老师傅,我是来解决问题的。希望大家跟我说实话,玻璃厂到底还有没有希望恢复生产?
老师傅们互相看了看,最后刘师傅先开口:王副厂长,说实在的,难啊。设备损坏太严重,地区来的工程师看了都摇头。关键是现在厂里懂技术的人太少了。
如果设备能修好,你们能不能把生产搞起来?王超问。
另一个老师傅说:要是设备完好,我们这些老骨头带着年轻人干,没问题。玻璃生产的流程我们都熟。可现在......
我明白了。王超点点头,也就是说,关键在设备维修。
对,可这维修......刘师傅欲言又止。
王超知道他的顾虑。在现在这种敏感时期,谁也不敢轻易表态,生怕承担责任。
傍晚,王超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李秀兰正在厨房做饭,见他回来,关切地问:超儿,新单位怎么样?
王超摇摇头:比想象的还麻烦。设备损坏严重,懂技术的人又少。
王建国从里屋出来,听到他的话,说道:万事开头难。你在食品厂不也是从零开始的?
爸说得对。王超在饭桌前坐下,只是玻璃厂的情况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