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果然不大,但打扫得还算干净。青砖铺地,角落有一棵老槐树。三间正房坐北朝南,虽然也是老式结构,但墙壁看起来还算结实,窗户也够大,采光不错。旁边确实有个小小的独立厨房。整体比王超现在住的地方宽敞、规整太多了。

王超里里外外仔细看了一遍,心里基本满意。这房子稍作修缮,住起来肯定比现在舒服得多。

“赵同志,这房子……您打算什么价?”王超开门见山。

赵同志叹了口气,伸出三根手指:“三百块。不瞒你说,这房子是我祖上留下的,要不是厂里催得急,一家老小等着安置,我真舍不得卖。这价钱,在这片绝对算公道了。”

三百块!张胜利在一旁听着暗暗咋舌,这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但王超心里有数,这个价格,对于这样一个独门小院,在眼下并不算离谱,甚至可以说在他的心理价位之内。

“价钱可以商量,”王超表现得很沉稳,“关键是手续。您刚才也说了,这房子产权有些历史问题,怎么能保证我买了之后,没有后续的麻烦?比如,会不会有其他亲属来主张权利?或者,街道、单位那边会不会不认可这个交易?”

赵同志连忙保证:“这个你放心!这房子就我这一支,没别的纠纷。手续方面,我可以通过关系去房管所补办,或者咱们签个死契,找保人,绝对没问题!”

王超没有立刻答应,他深知这种私人房产交易的潜在风险。“赵同志,房子我看中了。但这事关重大,我得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下。另外,关于手续如何确保万无一失,我也需要再想想。咱们过两天再联系?”

赵同志虽然急于出手,但也理解买房的谨慎,点头答应了。

离开小院,张胜利迫不及待地问:“超儿,你觉得咋样?三百块啊!能拿出来吗?”

小主,

王超笑了笑:“钱不是问题。主要是手续,得想个稳妥的办法。”

他想到老陈。老陈门路广,或许有处理类似事情的经验。他立刻去找了老陈,把情况一说。

老陈眯着眼听完,吐了个烟圈:“私人老宅……三百块……价钱倒是还行。这种房子,好处是自在,坏处就是容易有后患。他说的找关系补办手续,或者签死契,也不是不行,但都得找对门路,找到靠谱的中间人和保人。”

他看了看王超:“小王兄弟,你要是真看上了,老哥我可以帮你牵个线,找街道和房管所的人问问,看看怎么操作最稳妥。不过,这中间可能得打点一下。”

“需要打点多少,陈叔您尽管说,该花的钱不能省。”王超态度很明确,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