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只是以武国简化版重骑为例,而非千年帝国时期人族重骑的标准。
即便如武国这般强势的公国,全国披甲将士十数万,豢养的重骑数量加起来也不过仅有五千而已。
即便是千年帝国鼎盛时期,麾下披甲将士五百万,标准重骑数量也从未突破五万之数。
对比之下,重型兵种对一个公国的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人族自千年王朝之后,一直处于混乱状态,大小公国林立,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公国在财政规划方面都会陷入一个怪圈。
为了应对外敌,就必须全力发展军事。军备上的巨大消耗,会导致其他方面的发展受到影响甚至是停滞。
这些会反向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又制约着军备发展。
这是个死循环,越是弱小的公国,这种情况就越严重。
至于资源置换,前提必须是置换的两国拥有对等,或者差距不会很显着的情况下才可以。
军事力量越强,拥有的资源越丰富,可反之却不成立。
倘若一个弱小公国拥有着巨额的资源,那在你发展起来之前,早就已经被强国给歼灭了。
即便是不被吞并,也会沦为附庸,所有资源优先宗主国,自身依旧得不到发展。
就好像越北公国,境内几条矿脉相当富饶,却被影月把持的死死的。
本身空有资源,却得不到任何发展,只能沦为弱小公国,在影月的庇护,或者说掠夺下,苦苦挣扎。
所以,不是各国不想提升甲胄层次,而是花不起那个钱。
唯有影月、旭日这两个自千年王朝覆灭时起就一直最强的王国,才有余力豢养真正的重甲兵。
可即便是影月、旭日,也不过拥有真正意义上的重骑千人队一支,重步兵千人队一支,仅此而已。
毕竟重骑兵,重步兵虽然强悍,却并没有强到可以无视数量差距的地步。
至于大武,虽然现在坐拥一省,实力雄厚。可毕竟时间不够久,积累不够足。
“还有一点,那就是士兵和战马。”
刘方明继续解释道:“无论人还是马,体力和力量都是有限的,盔甲越厚重,固然防御力更高、杀力更大,可对力量的要求也就越大,体力的消耗也就更快。换句话说,越是重型兵种,作战时间也就越短。这一点无论重骑还是重步兵,都一样。”
刘方明背着双手,淡淡看着讲台下的林枫。
“是提升爆发战力以期短时间内的绝对优势,还是增加续战时间,提升持续战斗的能力,这是一个难题。二者各有利弊,非常难以抉择。”
讲完甲胄差距的无奈,刘方明看着陷入苦思的林枫,满意的笑了笑。
作为一个纯粹的老师,刘方明自然